4月28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會介紹,根據《貴州省入汛日期確定辦法》規定,結合今年以來天氣形勢,經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會商研判,貴州將於5月1日全面進入汛期。
今年以來,貴州省平均降水量為168.9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11.2%;全省江河徑流量105.5億立方米,較常年同期偏少三成。據預測,今年汛期貴州省氣象水文形勢總體偏差,降水總量較常年總體偏少,呈現“旱澇並存、旱重於澇”的特徵。但局地的強降雨極端性明顯,山洪地質災害風險高,防汛抗旱形勢複雜嚴峻。面對複雜嚴峻的形勢,貴州省各級各部門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深入查問題、堵漏洞、補短板、強弱項,全面做好防汛減災準備。
發佈會現場
在責任落實方面,貴州完善黨政共管、逐級包保的防汛抗旱責任體系,調整各級各類防汛責任人8.6萬餘名,實現水庫、山塘、山洪危險區、地災隱患點全覆蓋,進一步扣緊“防、減、救”責任鏈條;為所有鄉鎮配備“智慧應急”融合終端,實現省、市、縣、鄉四級 “一鍵”調度指揮;與18家省級部門實現音頻視頻互聯互通,與省軍區、武警貴州總隊、消防救援總隊實現情報信息共享共用,有效提高應急指揮和組織協調能力。
在隱患排查整治中,貴州制定防汛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強化行業主管部門主導的專業排查,緊盯山塘水庫、行洪河道、山洪危險區、地災隱患點、公路鐵路沿線、野外施工項目、城市地下空間等重點行業領域、重點區域部位、重要基礎設施,組織專業技術力量下沉一線全面開展排查,建立隱患清單,逐一閉環整改。今年以來,貴州已排查隱患14029條,完成整改11995條,剩餘的2034條正在整改並已落實管控措施。
貴州還修訂完善《貴州省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優化應急響應啟動條件和程式,細化不同響應級別各行業部門行動措施,明確啟動應急響應期間,省有關部門指派業務骨幹到省應急廳聯合值守,合力抗災。
在應急保障能力提升上,貴州立足重大洪澇災害搶險救援需求,補充採購防洪搶險救災物資裝備,向多災易災地區前置物資裝備2.8萬餘件,對全省儲備的470余萬件物資裝備完成盤點和維護保養,確保關鍵時刻“調得出、用得上”;組建應急救援專業隊伍800余支1.8萬餘人,建成鄉鎮綜合救援隊伍1522支5.3萬餘人、村級救援隊伍1.72萬支33.5萬餘人,所有隊伍均已進入備戰狀態,確保遇到突發狀況能夠迅速投入搶險救援。
同時,貴州還為53個縣1211個鄉鎮配備應急裝備5.39萬台(套),為基層配備衛星電話2400余臺,幫助48個縣完成應急指揮中心升級改造;組織指導基層修訂應急預案9688個,開展應急演練5356場,培訓2051期,基層應急處置能力得到提升。
下一步,貴州將堅持預防預備和應急處突相結合,全力抓好防汛減災各項工作,充分利用主汛期到來前的窗口期,持續開展防汛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治;持續強化物資裝備補充前置和應急預案演練培訓,提升“三斷”極端情形下的應急能力;紮實抓好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質災害、城鄉內澇防範應對和中小水庫安全度汛,嚴格落實汛期災害預警叫應“211”工作機制,及時果斷轉移危險區域人員;統籌做好抗旱工作,在確保防汛安全的前提下,科學調度水資源,全力保障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和生活、生産、生態用水需要。(文/圖 楊藝敏)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