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貴州省2025年一季度工業經濟發展情況新聞發佈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全省工業戰線堅持搶先抓早、靠前發力,精準服務助企紓困,鉚足幹勁挖潛增效,一季度全省工業經濟實現開局良好,為完成全年經濟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新聞發佈會現場
工業增速穩中有進。精準精細做好重點企業、重大項目服務保障,推動工業經濟實現較快增長。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3%,高於全國平均3.8個百分點,增速位居全國第三位。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28.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1%,工業“壓艙石”作用持續夯實。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推動六大産業基地規模加速擴張,密切相關的重點産業發展態勢良好。一季度,全省39個大類行業中30個行業保持正增長,增長面達76.9%。
工業投資穩健增長。深化落實“5+3”項目工作機制,全力推動在建項目加快建設,擬招項目加快落地,開磷氟硅新材料3萬噸/年高純無水氟化氫、福泉坪上抽水蓄能電站等63個億元以上項目開工建設,海生玻璃一期、聚力生一期5萬噸氫氧化鉀等20個億元以上項目建成投産。一季度,全省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3.9%,佔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進一步提升至36.3%。
新興産業快速發展。聚焦增強新動能,大力發展新興産業,持續提升工業經濟“含新量”。一季度,全省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分別增長17.1%、40.5%,大幅高於同期水準。汽車實現産量5.33萬輛,增加值同比增長115.3%,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産業有所回暖,企業生産積極性顯著提升,增加值同比增長42.3%。電子信息産業在補貼政策、AI終端等拉動下,發展動能強勁,積體電路、電子元件産量分別同比增長166.3%、21.8%。
數字化轉型加快推進。加力實施工業領域數字化轉型若干政策措施,持續推進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大模型應用,初步完成醬酒、化工、材料、醫藥4個重點行業的數據分類分級指南和1000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診斷評估企業遴選、現狀摸底工作。一季度,全省兩化融合發展水準達到60.1,全國排名提升至第14位。
綠色發展成色鮮明。深入實施綠色製造專項行動,以工業“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持續推進鋼鐵、焦化等行業企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完成72家水泥企業和4家平板玻璃企業節能監察,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完成國家下達任務,推動磷化集團9項磷石膏綜合利用技術通過驗收,全省磷石膏綜合利用率65.8%,較去年同期提高13.2個百分點。
企業效益穩步改善。推動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加快落地,強化跟蹤服務和運行監測,助力企業降本增效、穩産擴能。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1%,高於規上工業增速4.8個百分點,工業用電量和工業稅收分別增長4.5%、5%,發展質效持續提升。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增長10.7%、24.4%。
接下來,貴州將緊盯全年發展目標,全力強調度、抓服務、穩運行,不斷鞏固工業經濟向穩向好態勢。
繼續抓好重點産業穩定增長。推動“酒煙煤電”支柱産業加快轉型升級,實現快速發展。鞏固汽車、化工、有色等行業良好增長態勢。推動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産業産能加快釋放,提振企業發展信心。圍繞重點行業精準組織開展不同規模系列産銷對接活動,促進産業轉型發展。
全力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加快重點項目實施和“5+3”工作機制落實,狠抓産業鏈招商,加強項目要素保障,以高品質項目推動産業結構持續優化。落細落實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工作,進一步擴大製造業有效投資。盯緊抓實2024年已投産項目和今年上半年有望投産運行的項目,推動一批項目投産達産、上規入統,力爭形成更多投資實物量。
著力提高服務企業水準。堅持服務企業就是服務發展,幫助困難企業解決資金、用工、原材料等問題,全力推進企業穩産達産。緊盯有望入規的後備企業,加大指導幫扶力度,穩步壯大工業規模總量。
加快推進縣域工業經濟發展。指導縣域落細落實工業主導産業“一圖三清單”,以開發區為載體,依託資源稟賦發展特色産業,引進培育龍頭企業,帶動“一縣一業”發展,支持工業強縣挑大梁,持續做大做強工業主導産業,推動縣域工業串珠成鏈、錯位發展。(記者 洪英傑 胡宏濤)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