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村超”“村BA”的激烈角逐,到小七孔景區開啟如詩如畫的絕美“濾鏡”;從黃果樹瀑布的磅薄轟鳴,到侗鄉苗寨的萬家燈火;從一票難求奔赴越界影城,到無人機煙花秀點亮天河潭夜空……這個“五一”假期,貴州文旅熱度爆棚,以“頂流”之姿開啟“人潮模式”,成為全國文旅市場的“超級爆款”。
從白天火到黑夜,燃動的不僅是假日經濟,更是“熱力貴州”跳動的脈搏,折射出我省一季度經濟實現良好開局所蘊含的強大潛能與強勁韌性。
“村BA”籃球場外正在升級中的非遺集市,集裝箱安裝的落地大玻璃墻面。 張秀雲 攝
熱力,是澎湃動能,讓開放路子越走越寬。
淩晨4點,一聲悠長的鳴笛劃破夜空,滿載80個集裝箱的班列緩緩駛入貴陽國際陸港。碩大的龍門吊下,陸港公司事業部部長湯明劍手持對講機,已等候多時,緊接著便開始指揮卸貨。
燈火通明的貴陽國際陸港總是一片繁忙景象,港內集裝箱碼垛如林。憑藉黔粵、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中亞)、中老等“四向班列”的穩定開行,越來越多的“貴州製造”從這裡啟程,走向世界。
一季度,“四向班列”累計發運5680標箱,完成季度目標的177.5%,港區發送的貨品種類也日益豐富,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為代表的“新三樣”正緊密連結海外大市場。
熱力,是生機盎然,讓消費活力熱辣滾燙。
早上6點,當第一縷晨光從雲縫間灑向貴陽,烏當區喜天酒店美食廣場上,30多個攤位整齊排列,本地老字號與網紅小吃匯聚於此,等待一場多巴胺美食市集驚艷開場,直擊遊客味蕾。
“來一個地方,就能品嘗多種美食,對我們吃貨來説,簡直太愜意了。”重慶遊客張女士直言這裡美味又便捷。市集還設置了非遺文創展銷、親子互動及夜間燈光墻等精彩內容,吸引眾人紛紛打卡。
《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落地後,貴州不斷解鎖消費新場景、新模式,拉動消費“馬車”,點亮民生幸福。一季度,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0%,升騰起濃濃的煙火氣。
熱力,是新質生長,讓産業結構突圍升級。
上午11點,貴州盤譽泰合機械有限公司內一派繁忙景象,機器人揮舞“雙臂”切割厚重的鋼板,在銑床、鑽床的協同作業下,一件件半成品閃爍著銀色光芒……智慧車間內,生産效率大幅提升。
通過打造5G+智慧製造工廠,盤譽泰合的員工餘小芳深切感受到巨大的生産力變革:“使用智慧機器人下料後,不僅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數提高了,切割品質也更加穩定。”
這家企業在引入焊接機器人、自動化生産線及物聯網技術後,在數字化轉型中鍛造出新的競爭力。一季度,全省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14.2%,科技創新引擎日趨強勁,新舊動能轉換破局成勢。
熱力,是追逐時代,讓電商“播”得火熱“帶”得出彩。
下午3點,遵義市正安縣謙夢樂器製造有限公司的直播間裏琴聲悠揚,主播強玲玲懷抱一把黑色吉他,向觀眾介紹自家産品:“大家可以聽一下這音質怎麼樣……”
對於通過網絡流量實現變現,強玲玲發自內心地認同。謙夢樂器從2021年開始涉足電商直播,如今已開通多個賬號,擁有40多萬粉絲,為企業帶來源源不斷的訂單與活力。
身處大山,直播模式憑藉流量成功撬動龐大的市場藍海。目前,正安吉他産業園內有31家企業通過直播帶貨開展線上銷售。今年一季度,正安吉他線上銷售産值達7000萬元。
熱力,是振興鄉村,讓“村”字頭IP甜了生活。
晚上8點,“村BA”的發源地——黔東南州臺江縣臺盤村,籃球比賽在全場歡呼聲中,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太過癮了!”廈門遊客張葉直呼這是全國最接地氣的民間籃球賽事。
隨著比賽的進行,越來越多攤販推著小推車趕來,加入籃球夜市。球場內人山人海,球場外的“村BA”文創産品和特色飲食在地攤集市,滿足了球迷遊客的遊購娛需求,“攤”出了美好生活新圖景。
“村BA”籃球場外的地攤集市,正在售賣粉面的攤主。 張秀雲 攝
以“小籃球”撬動“大振興”,臺盤村規劃建設“村BA深山集市”,420余個攤位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今年新加入的劉小蘭,一天能賣出幾百碗粉面,高峰期日營收可達5000多元。
熱力,是項目為王,讓高品質發展擲地有聲。
零點時分,銅仁市沿河自治縣境內的烏江貓灘段依舊施工火熱,這裡正在進行烏江三級航道建設項目,旨在拓寬、拓深航道,清除險灘,未來通航船舶標准將從500噸級提升至1000噸級。
貓灘上游五公里處,是烏江沙坨水電站,受其泄流影響,航道每日施工時間有限。項目五標常務副經理王旭深知,要抓住五月汛期來臨前的這段時間,加緊清礁作業。
作為國發〔2022〕2號文件明確支持的項目,烏江三級航道貴州段與重慶段有望同步建成、同步通航,為我省更好地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長江經濟帶創造絕佳機遇。
在這24小時的視角裏,一個更具活力、更富張力的貴州動能勃發、精彩紛呈。
2025年,“熱力貴州”開局“施工圖”已然繪就,高品質發展正大步邁進。我們應緊緊抓住每一天,確保上半年“時間過半、任務過半”。(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力維)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