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關鍵在精準施策、靶向發力。郵儲銀行貴州省分行立足地方發展需求,聚焦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點,通過創新金融産品、優化服務流程,持續為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動能。
從破解生産型企業資金週轉困境,到助力民生基礎設施建設,再到賦能綠色循環産業發展,郵儲銀行以多元化金融方案,織就了一張覆蓋實體百業的普惠服務網,彰顯著國有大行的責任擔當。
郵儲銀行黔南州分行
就是快!500萬元信捷貸激活發展動能
為加大中小企業融資力度,提升金融服務質效。近日,郵儲銀行黔南州分行成功辦理500萬元信捷貸場景業務,該筆貸款的成功落地,既實現了該産品在黔南郵儲系統內的首筆業務突破,又有效緩解了企業流動資金週轉壓力。
貴州某實業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洗衣液等清潔用品生産,在西南地區排名靠前,是貴州規模最大的日化家清代加工及生産企業,具有較強的産品生産能力,隨著電商平臺和直播帶貨快速發展,公司客戶數和訂單量大幅增加,這也使企業原料採購資金壓力加大。
郵儲銀行黔南州分行在走訪過程中了解到公司實際困難後,隨即為企業匹配郵儲銀行信捷貸産品,並結合該産品便捷、額度較高等特點,又主動為其對接融資申報材料,最終為企融資500萬元,緩解了企業資金運行壓力,同時也實現了黔南郵儲系統內首筆信捷貸業務投放。
郵儲銀行工作人員走訪企業了解其産品。
郵儲銀行信捷貸産品場景是依託企業信用檔案,聯通企業各項數據,通過數據分析精準為客戶畫像的融資場景,為銀企融資搭建服務渠道。
“‘信捷貸’是我們搭建的信用類産品,産品通過融資場景搭建與資金鏈使用深度融合,賦能實體企業走深走實。”郵儲銀行黔南州分行普惠金融事業部負責人説。
下一步,郵儲銀行黔南州分行將聚焦消費市場回暖融資需求,拓寬市場主體融資渠道,進一步激活企業動能,做強産業鏈供應鏈。
郵儲銀行六盤水市分行
1650萬元信貸資金為加油站“加油”
近日,郵儲銀行六盤水市分行成功為某園區民營加油站注入1650萬元信貸資金,以金融“及時雨”精準澆灌民營經濟實體,破解企業建設困局,助力區域民生服務升級。
“沒想到郵儲銀行不僅方便快捷、效率還高,幫我解決了資金難題,真是太好了。”六盤水某園區民營加油站的企業負責人高興地説道。
該民營加油站項目曾因建設資金缺口陷入停滯,企業負責人多方籌措未果。郵儲銀行六盤水市分行在“千企萬戶大走訪”專項活動中精準捕捉到這一融資需求,迅速組建服務專班開展實地調研。
郵儲銀行工作人員走訪加油站。
郵儲銀行六盤水市分行工作人員現場通過“分支行聯動+綠色審批通道”創新機制,僅用5個工作日即完成從盡調到放款的全流程服務,成功為企業發放了1650萬元貸款,高效快速地解決了企業資金難題,為加油站建設項目添磚加瓦。
如今,嶄新的加油站點已正式投入運營,日均服務車輛超500台次,且填補了園區3公里半徑內的加油服務空白,還直接帶動12個本地就業崗位,使周邊居民享受“出門即加油”的便利。
作為普惠金融的踐行者,郵儲銀行六盤水市分行已建立民營加油站專項服務清單,重點關注轄內各民營加油站企業,持續推進民營加油站全覆蓋行銷走訪,目前已支持轄內加油站企業3570萬元,用金融“活水”真正為民營加油站企業“輸血補氣”。
郵儲銀行貞豐縣支行
點廢成金!“貸”動循環經濟發展
四月黔西南,春潮涌動。在黔西南貞豐縣龍場鎮循環工業園區,滿載廢舊輪胎的貨車穿梭如織,在貴州某科技有限公司的廠房內,全自動智慧化生産線在機械的轟鳴聲中不斷運轉,斑駁的輪胎正被“解構重生”。
這家手握15項專利的科技企業,通過自主研發的再生技術,將每條廢舊橡膠“吃幹榨凈”——從胎體分離、纖維提取到丁基膠再生,用“點廢成金”的循環“魔法”,每年將900萬條廢舊輪胎轉化為優質丁基內胎,企業年産值突破9000萬元。
在郵儲銀行支持下企業生産線加速運轉。
作為貞豐縣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該企業一直以來發展勢頭良好,提供就業崗位380余個,為當地經濟發展和就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然而,正當企業開足馬力衝刺年關訂單時,原材料採購的資金鏈卻亮起紅燈。郵儲銀行貞豐縣支行客戶經理在客戶回訪中精準捕捉需求,通過啟動綠色通道,僅3個工作日便將1000萬元“抵押e貸”注入生産線。這筆信貸資金支持,不僅讓企業的生産線得以正常運轉,更讓企業搶佔了開年市場先機,為新一年的良好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廢舊輪胎在車間重獲新生的背後,是郵儲銀行貞豐縣支行從金融“活水”支持“雙碳”戰略的系統佈局,到“一企一策”的精準滴灌,演變為“銀企”共塑循環經濟生態的生動實踐。
以金融之力解企業之困,以普惠活水潤實體之田。郵儲銀行貴州省分行始終將服務實體經濟作為發展主線,通過産品創新、服務提速雙輪驅動,不斷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門檻,讓更多市場主體輕裝上陣、破浪前行。(來源:郵儲銀行貴州省分行)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