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跨越山海向未來|相隔萬里的貴州與澳大利亞,原來有那麼多交集
2025-05-12 10:25:48來源:天眼新聞編輯:趙瀅溪責編:趙瀅溪

  四月末的南半球秋意正濃,清涼的海風拂過悉尼港的暮色,傳來陣陣貴州鄉音。

  來自貴商總會·天下貴州人代表團的30余名貴商代表,跨越南北半球,將一幅春景、一縷茶香、一份深情從貴州高原送到了萬里之遙的澳大利亞,化作“天涯共此時”的月光。

  北緯26度的貴州,中國西南的喀斯特秘境,以“山的王國”著稱。南緯33度的澳大利亞,南太平洋的蔚藍臂彎,是當之無愧的“海洋天堂”。兩地山海相望卻雙向奔赴,演繹著交流合作共贏的“山海情”。

跨越山海向未來|相隔萬里的貴州與澳大利亞,原來有那麼多交集

貴州興義萬峰林 

  山海有約,“多彩貴州風”吹進南太平洋

  “這是我從未看過的風景。”9年前的澳大利亞盛夏,“多彩貴州風·山地公園省”專題推介會走進悉尼。從萬山磅薄到千瀑成群,從錦繡苗鄉到千年侗寨,貴州秀美的自然風光、濃郁的民族風情、豐富的歷史文化讓澳大利亞觀眾仿佛身臨“黔”境,讚嘆不已。

  此後,山風與海浪便有了約定。悉尼的新春,有多彩貴州來賀;堪培拉的中秋,有華韻貴音相伴……

  近年來,貴州圍繞“資源、客源、服務”三大要素,全面推進旅遊産業化,奮力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貴州與澳大利亞積極探索展開深層次、廣領域、高水準的合作,共建文化交流機制,共拓旅遊客源市場,共探文旅融合發展。2024年,貴州加入外國人過境免簽240小時“朋友圈”,誠邀澳大利亞、英國、美國、加拿大等54國遊客來黔體驗一番閱盡萬水千山、洞見過去未來的酣暢淋漓。

跨越山海向未來|相隔萬里的貴州與澳大利亞,原來有那麼多交集

由貴州文化演藝産業集團旗下多彩貴州藝術團聯袂澳大利亞管弦樂團打造的“多彩貴州·風行天下”國潮交響音樂會,將於2025年7月7日、7月9日首登悉尼歌劇院與墨爾本演奏中心。

  當貴州山水孕育的天籟之音遇見西方交響樂的恢宏氣象,當悉尼灣的粼粼波光裏盪漾著黔地的萬般風情,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景與文化,不斷碰撞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火花。

  山海攜手,教育合作碩果纍纍

  剛剛過去的4月,澳大利亞職業教育專家與來自貴州22所職業院校的62名教師齊聚貴州交通職業大學,展開一場關於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的深度對話,成為黔澳教育合作交流不斷深化的又一生動縮影。

  自2017年7月,貴州海外聯誼會與澳大利亞教育協會簽署《關於推動貴州與澳大利亞深入合作框架協議》以來,兩地互動頻頻,特色合作項目如雨後春筍——貴州中醫藥大學時珍學院與澳大利亞沙夫斯頓國際學院簽署合作協議;貴州商學院與澳大利亞悉尼國際管理學院合作舉辦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本科教育項目獲批延長招生;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與墨爾本博士山學院簽署合作意向書……

跨越山海向未來|相隔萬里的貴州與澳大利亞,原來有那麼多交集

貴州商學院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2024級新生開學典禮

  貴州始終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堅持開放辦學,不斷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將澳大利亞頂尖教育資源“請進來”,昂首闊步“走出去”,教育的種子在太平洋兩岸結出纍纍碩果。

  山海相連,經貿合作更上一層樓

  黔北群山中,一條“鋼鐵巨龍”蜿蜒向前,“遵義號”海鐵國際聯運班列滿載著澳洲的豐饒抵達貴州市民的餐桌。

  澳大利亞國土面積廣闊、物産豐富,被譽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坐在礦車上的國家”。貴州與澳大利亞貿易往來歷史悠久,領域廣泛。2024年4月,澳中工商業委員會新南威爾士州分會與中國貿促會貴州分會簽署諒解備忘錄,進一步推動兩地在化工、輪胎、礦産、酒類等領域的産業鏈和供應鏈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跨越山海向未來|相隔萬里的貴州與澳大利亞,原來有那麼多交集

2024年7月,首趟澳大利亞集裝箱糧食專列順利抵達遵義閣老壩。

  對外“朋友圈”不斷擴大,陸海新通道、跨境鐵路翻山越海,遠洋貿易與內陸市場無縫對接,白酒、輪胎等黔貨紛紛“出海”,“圈粉”澳大利亞。

  你來我往間,山海情更深。中澳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10餘年來,兩國各領域務實合作快速發展,給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五月伊始,貴州代表團帶著貴州夏日的熱情再赴澳大利亞,就深化兩地文旅、教育、人文等方面合作進行交流對接。來自地球兩端的“神仙聯動”,為共繪中澳合作新藍圖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周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