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六枝特大橋:“一橋三工藝”魔法變身 創多個世界第一
2025-05-16 09:22:51來源:天眼新聞編輯:趙瀅溪責編:趙瀅溪

  2025年5月15日,一個普通的星期四,但是對於中國橋梁建設來説,又是一個好日子。

  今天,位於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中寨鄉境內的納晴高速六枝特大橋順利合龍,刷新了同類型橋梁的世界紀錄。

六枝特大橋:“一橋三工藝”魔法變身 創多個世界第一

合龍後的納晴高速六枝特大橋

  這座牽動業界目光的貴州在建橋梁,是納晴高速關鍵控制性工程,主橋長1292米,主跨徑320米,最大墩高196米。

  其主橋墩高度、單跨跨徑、主橋長3項指標在同類型橋梁中均居世界第一,主橋採用的五跨預應力混凝土空腹式連續剛構梁結構形式更是世界首次。

  為何要建這樣一座橋?

  由貴州交投集團所屬路橋集團承建的六枝特大橋,跨越深谷、地形陡峭、地質複雜,且氣候多變、常年多霧,無疑給橋梁設計、施工帶來嚴峻的考驗。

  六枝特大橋路線跨越長度達2公里U型峽谷,可納入橋型比選範圍的有鋼桁梁懸索橋、鋼桁梁斜拉橋和預應力混凝土空腹式剛構橋。

  貴州交投集團所屬路橋集團納晴T10標項目總工周國雲説,從地質條件、工程規模、維護成本、施工難度等方面綜合考慮,懸索橋及斜拉橋方案有不足之處。

  而空腹式剛構橋結構,是在常規連續剛構橋形式上,將箱梁根部的腹板“挖空”,下弦、上弦與主墩相連接組成三角區。

  早在2013年,水盤高速北盤江大橋的建成實現了空腹式剛構橋從無到有的突破,成功將鋼筋混凝土梁式橋最大跨徑提高到290米。

  這一設計,讓下弦主要起承壓作用,可以充分發揮混凝土承壓能力強的優勢,同時減小實腹梁段的結構長度,優化結構受力,從而提高跨越能力。

  六枝特大橋建設團隊受此啟發,將深谷變為新的實驗場景,採用五跨連續(三主跨)預應力混凝土空腹式連續剛構梁結構形式,實現了320米超大跨徑的突破。

  “六枝特大橋是在繼水盤高速北盤江大橋之後,該橋型在貴州山區再一次成功地運用。”貴州交投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韓洪舉説道。

  無疑,六枝特大橋的攻堅為我國建設特大跨徑空腹式剛構橋積累了重要經驗。

  12年前,水盤高速北盤江大橋合龍,讓主持修建該橋的韓洪舉至今難忘:“當時在同類橋梁中,國內乃至世界還沒有如此跨度的大橋可參考借鑒。”

  正是北盤江大橋的工藝積澱,給了建設者挑戰六枝特大橋的底氣。3×320m空腹式連續剛構橋方案,相比鋼結構大跨索承結構,節省造價6.5億元以上。

  修一座橋相當於修了3種橋

  連續剛構橋具有結構受力性能較好,對於山高坡陡、施工場地狹窄的山區,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因此在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獲得了大量應用。

  回顧參建過的上百座大橋中,韓洪舉最喜歡混凝土連續剛構橋,外觀低調樸實,骨子裏卻有鋼筋鐵骨和他一樣“蠻”。

  在多數人看來,“蠻”是野蠻的意思,但在橋梁工程師韓洪舉看來,“蠻”是一往無前、永不言敗。

  如果説,水盤高速北盤江大橋的成功建設,實現了空腹式剛構橋從無到有的突破。那麼,今天合龍的六枝特大橋是該橋型的一個全新跨越。

  為了跨越峽谷,六枝特大橋初步設計是採用跨徑1238m鋼桁梁懸索橋。但較為巧合的是在建設者多次現場踏勘後,事情的發展出現轉機。

  設計團隊發現,在沿橋路徑線下方的峽谷中部有個較為顯眼的小丘陵,於是突發靈感:“這儼然是一個天然的墩位,將其利用起來可有效減小橋梁的跨度。”

  大橋橫跨當地村寨出行唯一的盤山縣道,建設者通過對墩位進行合理布設,同時聯立峽谷中部丘陵所在位置反算出大橋的最大跨徑在290m到350m之間。

  根據地形地貌,符合此跨徑的橋型便是2013年8月建成在貴州水盤高速成功投入使用的主跨290m的空腹式剛構橋,水盤高速北盤江大橋。

  該橋經過十年連續觀測顯示其跨中下撓不到4cm,十分的穩定,且後期幾乎零養護。綜合考慮下,最終決定了六枝特大橋的橋型,預應力空腹式連續剛構橋。

  確定橋型後,根據空腹式剛構橋結構的特徵和受力需求,以及施工現場環境的限制,建設者又對空腹區施工總體方法進行了四種方案的對比,採用了雙扣挂懸臂澆築施工工藝。

  基於這種雙扣挂體系,最終形成了“一橋三工藝”的特點,融合了拱橋、斜拉橋和連續剛構橋三種工藝——

  集眾家之長,空腹區下弦採用類似拱橋的扣挂懸臂澆築工藝,上弦採用類似斜拉橋扣挂懸臂澆築工藝,匯合後的常規梁段採用剛構橋懸臂澆築工藝。

  周國雲告訴記者,這種“一橋三工藝”的創新,最大限度地適應了當地地形,也為空腹式剛構橋施工技術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

  【記者手記】

  六枝特大橋從一天天長出“翅膀”到順利合龍,見證著貴州橋梁的發展與進步,貴州造橋技術不斷刷新自己創造的“最長、最高、最大”紀錄。如今,中國橋梁工程的規模和技術水準均達到世界先進水準,步履鏗鏘從橋梁大國邁進橋梁強國。

  “每一座宏偉橋梁都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大型橋梁的建造不僅是一個國家技術實力的體現,更是其綜合國力的象徵。”作為一名橋梁工程師,周國雲深有體會。每一項偉大的工程背後,還蘊含著無數人的辛勤付出,正是他們的努力,才讓中國夢的實現成為了可能。(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力維)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