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雙河洞世界自然遺産提名地位於中國西南部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緩衝區涉及正安縣,發育了巨大、典型、罕見的白雲岩喀斯特洞穴系統,目前已發現115個洞口相連通,總長度達437.1公里,縱深達912米。具有滿足世界遺産第vii條評價標準“具有極好的自然現象或非同尋常的自然美和美學重要性”,第viii條評價標準“反映地球演化歷史主要階段的傑出範例,包括生命的記錄,重要的、正在進行的地貌演化和地質作用,重要的地貌形態或自然地理特徵”。貴州雙河洞能填補IUCN專題研究報告《地學類世界遺産:適用標準(viii)(地質地貌標準)的全球框架》(2021)提出的世界遺産名錄中白雲岩洞穴系統類型空白。
貴州雙河洞世界自然遺産提名地。
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晶花洞。
貴州雙河洞是世界上發育于白雲岩地層中規模最大的、錯綜複雜的立體多層洞穴系統。貴州雙河洞處於揚子板塊,在早古生代形成獨特的碳酸鹽臺地及石膏古鹽湖,晚期持續的地殼隆升,使古老的白雲岩地層被剝蝕出露地表,裂隙系統發育,在適宜的構造條件下,膏鹽的溶蝕與崩塌作用促成了這一規模宏大、結構複雜的洞穴系統,代表了獨特的岩溶洞穴發育模式,為認識白雲岩的物理化學侵蝕機理及白雲岩洞穴發育演化機制提供了全球罕見的地質範例。
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地下裂縫。
地下裂縫。
貴州雙河洞912米的巨大縱向深度,具有典型的成層性特徵。這一現象反映了長江三峽貫通後,地貌演變機制影響下的地殼抬升和河流下切過程,是新近紀以來長江上游水系形成、溝通和雲貴高原北部隆升過程的關鍵例證,記錄了新生代以來青藏高原向華南地區擴展、影響亞洲大陸腹地構造地貌格局演變的重要過程,是對中國東、西部新生代以來地形倒轉的地球系統響應。
水溶洞洞口。
水溶洞廣場。
貴州雙河洞洞穴系統中還發現了大量第四紀哺乳動物重要化石,包括東亞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或已經消失的代表性生物物種,如大熊貓、鬣羚、蘇門答臘犀、劍齒象等,其中大熊貓化石超過47具,最古老的個體距今至少10萬年,最年輕的距今僅數百年。化石出露較為完整、保存較為完好,為古老珍稀物種在更新世至全新世的遷徙和演變,提供了獨特而關鍵的科學研究序列素材。雙河洞為這些化石提供了絕佳的保護位置和理想的保存環境,化石分佈又進一步印證了雙河洞的地質演化歷史。貴州雙河洞為冰河時期哺乳動物的重要庇護所,也是大熊貓等哺乳動物棲息地變遷及其生物演變的關鍵例證。
地下梯田。
雙河洞龍塘子天坑。
何教洞繩降。
雙河洞洞穴系統展現了極好的地貌自然現象,在很難溶解的寒武係白雲岩地層中發育了全球已探測的最長、最深、最複雜、密度最大的白雲岩洞穴群,發育有幾乎所有類型洞穴形態,沉積了方解石、文石、石膏和天青石類沉積物,展現了天然的、極具美學重要性的白雲岩洞穴系統及沉積物景觀。(來源 貴州省林業局)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