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漁業船舶水上安全事故應急處置能力,保障漁民生命財産安全和水域生態環境,7月4日,貴州省黔南州2025年漁業船舶水上安全應急演練在黔南州羅甸縣舉行。
安全生産知識培訓現場
演練開始前,先開展了“理論講解+場景實操”安全生産知識培訓。培訓圍繞水上消防救生設備、通導及煙火信號彈使用,落水自救互救,以及外傷緊急止血包紮等內容展開,專業人員結合理論講解與實操演示,為參訓人員傳授了系統的安全知識與技能。培訓後,開展了技能大比武環節,12個縣(市)代表隊進行比拼,在比拼中展現出精湛的業務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進一步鞏固所學安全知識與操作技能。
技能大比武結束後開展了實戰模擬演練,模擬漁船起火、漁船碰撞落水、船員外傷三個典型場景。演練過程中,各部門密切配合,協同作戰,嚴格按照應急預案的流程和要求,有條不紊地開展救援行動,從事故報告、應急響應、現場救援到人員轉運等各個環節,都進行了模擬和實戰演練。
救援演練現場
“通過參加此次應急演練,我學到了不少水上安全的知識和技能。我們隊在技能大比武中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我將把學到的知識技能學以致用。”貴定縣農業農村局王德玥表示,演練中模擬的突發狀況十分逼真,讓她真切地認識到水上作業潛在的風險和嚴峻性,接下來,她會把這次的演練所學到的知識銘記於心,時刻緊繃安全弦。
“此次應急演練旨在進一步完善我州漁業船舶水上安全突發事件應急反應機制,切實提高處置漁業船舶水上安全突發事件的能力。通過演練,我們能夠迅速、有序、高效地組織漁業船舶水上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救援行動,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黔南州農業農村局執法監督科負責人侯宇説。
羅甸縣作為此次演練的承辦地,擁有豐富的水域資源和漁業産業基礎。近年來,羅甸縣高度重視漁業安全生産工作,通過加強安全監管、開展培訓教育、完善應急救援體系等措施,不斷提升漁業安全生産水準。此次演練的成功舉辦,也為羅甸縣漁業安全生産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進一步推動了當地漁業産業的健康發展。(文/圖 王常青 羅駿原)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