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聚焦高品質發展|貴州黔南:産業提質逐“新綠”
2025-07-07 10:53:20來源:新華網編輯:趙瀅溪責編:趙瀅溪

  新華網貴陽7月4日電(盧志佳)工業“綠色引擎”轟鳴,農業“新質生産力”涌現,文旅“融合業態”興起……今年以來,貴州省黔南州深入實施産業質效提升行動,向“新”向“綠”加快推進産業轉型,通過構建富有特色的現代化産業體系,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工業生産“綠意”盎然

  磷是重要的生命之源和工業之基,黔南州福泉市被稱為“亞洲磷都”。近年來,黔南州依託磷資源稟賦,在穩定化肥供應、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推動磷化工産業向新能源動力電池及材料研發生産産業延伸。

  隨著電動汽車和儲能市場的快速發展,行業對磷酸鐵鋰的需求不斷增加。七水硫酸亞鐵作為磷酸鐵鋰生産的關鍵原料,其市場需求也隨之增長。

  位於福泉的貴州勝威福全化工有限公司應需而變。公司通過自主研發的硫酸法鈦白粉聯産磷酸鐵工藝,每年將傳統鈦白粉生産中的廢水、廢酸、廢渣轉化為45萬噸七水硫酸亞鐵産能,不僅滿足自用需求,更成為周邊磷酸鐵鋰企業的“原料銀行”。

  綠色低碳是工業質效提升的重要方向。如今,資源循環利用在黔南磷化産業集群中不斷實踐。

聚焦高品質發展|貴州黔南:産業提質逐“新綠”_fororder_1

貴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外景。新華網發(受訪對象供圖)

  比如,貴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自研技術,對尾礦磷石膏改性後製成半水磷石膏,成功實現礦山採空區回填及露天採坑生態修復治理,其技術僅是“水泥+尾砂”充填採礦成本的三分之一。“2024年,我們實現了磷石膏100%綜合利用率,有效解決了磷石膏堆存難題。”川恒化工證券事務代表楊姍姍説。

  風電是綠色電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眾多新型能源企業逐鹿貴州風電市場,也吸引來上游風電裝備製造企業落戶貴州。

聚焦高品質發展|貴州黔南:産業提質逐“新綠”_fororder_2

航拍上海電氣貴州龍裏産業園生産車間(5月21日攝)。新華網 盧志佳 攝

  位於黔南州龍裏縣的上海電氣貴州龍裏産業園日前傳來“捷報”——其創新採用碳纖維工藝生産的108米長風力發電葉片順利下線。“這是國內首支108米的碳纖維風電葉片,相比98米的玻璃纖維葉片,這支葉片要輕500公斤左右,發電效率也更高。”産業園生産經理王曉琳介紹。

  “綠色”引領下,黔南州工業經濟今年以來運行穩健、開局良好。據悉,一季度,黔南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5%,高於全省平均水準3.2個百分點。

  農業發展“新新”向榮

  水稻移栽時節,在獨山縣上司鎮蓋寨村500畝水稻種植示範基地裏,農機手陸明兵熟練地操作插秧機緩緩前行,一排排嫩綠的秧苗被精準插入秧床。

  “我使用高速插秧機每天作業量可達20畝,株距、深度可以精準控制,成苗率95%左右。”談及種植“新武器”,陸明兵瞭如指掌。

聚焦高品質發展|貴州黔南:産業提質逐“新綠”_fororder_3

為提升農業機械化作業水準,黔南州舉行農機農藝大比武。新華網發(惠水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黔南州平塘縣塘邊鎮紮營坡精品水果數字化産業示範基地,各類數智化設施設備成為果園“數字大腦”。通過水肥一體化系統這個“新設施”,基地技術人員只需要點擊觸屏,就可以精準控制灌溉、施肥的時間和用量,實現果園管理降本增效。基地技術人員楊勝選説,該基地還建設了智慧大棚、視頻監控、氣象信息採集等設施設備,數智化管理貫穿水果生産的全方位、全週期。

  黔南州羅甸縣龍坪鎮羅化村是當地重要的蔬菜種植基地,除了保供貴陽市“菜籃子”和供應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當地還引入多個“直播賣菜”團隊,成功拓寬了“黔菜出山”渠道。

聚焦高品質發展|貴州黔南:産業提質逐“新綠”_fororder_4

主播楊傑在羅化村的蔬菜基地裏直播帶貨(5月20日攝)。新華網 盧志佳 攝

  “現在超過20%的菜都是主播們賣出去的。”種菜10多年的余健説,以往自己都是把蔬菜拉到貴陽去賣,現在以同樣價格供貨給直播團隊,減少了物流和人力成本,“算下來比線下賣要划算不少”。

  機耕種、數管理、雲銷售……依託各類“新農具”“新設施”,黔南農業現代化水準不斷提升,農貨出山渠道不斷拓寬。據悉,黔南州2024年農林牧漁業總産值完成520.66億元,排全省第4位。

  文旅業態“新特”疊加

  今年“五一”,在黔南州三都縣西部賽馬城,來自新疆、內蒙古、貴州等多支代表隊、150匹駿馬在“村馬”賽場上風馳電掣,引得現場觀眾熱血沸騰。據悉,假日期間,“馬上”出圈的三都縣迎來遊客近30萬人次,創造旅遊綜合收入3.01億元,同比激增40.28%。

聚焦高品質發展|貴州黔南:産業提質逐“新綠”_fororder_5

“貴州村馬”三都水族端節全國賽馬邀請賽現場(2024年11月9日攝)。新華社發(陳光雲攝)

  旅遊産業是黔南州最具代表性的現代服務業之一。提到黔南旅遊,如今已不再是荔波小七孔“一枝獨秀”,這兩年持續推動文旅體融合發展和景區提質升級,旅遊産業發展動力強勁。

  懷抱“中國天眼”這一頂級天文資源,平塘縣正全力打造世界級天文科普研學目的地。

  距離“中國天眼”8公里的克度鎮,曾是一個貧瘠且封閉的山鄉,如今已蛻變為充滿科技感和未來感的“天文小鎮”。天文體驗館、天幕街、星際家園在小鎮依次佈局,遊客可在景區親手操控天文望遠鏡,探秘浩瀚宇宙,也可拆解FAST模型,了解天文設備構造。

  平塘大橋的“橫空出世”,也為當地帶來了全新的旅遊資源。這座擁有世界第一高鋼筋混凝土橋塔的大橋被譽為“天空之橋”,依橋而建的服務區近年來先後建成酒店、橋梁科普館、天文體驗館、房車營地等,成為集出行、觀光、研學于一體的網紅服務區。

聚焦高品質發展|貴州黔南:産業提質逐“新綠”_fororder_6

平塘大橋航拍資料。新華網發(受訪對象供圖)

  “今年以來已經累計接待遊客35萬人次,服務區內酒店訂單已排至8月。”“天空之橋”服務區負責人程曉東説。

  新場景、新業態“遍地開花”,黔南正以極具特色的文旅供給服務八方來客。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黔南州接待遊客2690.17萬人次,同比增長14.4%。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