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作風根源,才能確保問題查得實。”近日,黔西南州安龍縣紀委監委在安龍縣篤山鎮王院村黨群服務中心,對村辦公耗材、物資採購、會議支出等異常賬目全面起底、痕跡倒查、分析對比,發現該村有“虛列會議經費”等問題。
“我深刻認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希望大家要以我為戒。”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某某對違規行為作出深刻檢討。同時當地以案促改,對案件背後存在的監管短板及時完善。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貴州省各地各部門對標對表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持“刀刃向內”,堅持開門教育,深入查擺問題,開展全面“體檢”。
“高坡鄉水塘村擺弓岩瀑布景區停車收費亂象。”
“把夥村存在收取高價水費等問題,有時每噸水單價超過10元。”
…………
貴陽市花溪區在學習教育中注重徵求群眾意見,將基層一線作為調查研究的主戰場,聚焦民生保障、基礎設施建設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組織500余名黨員幹部下沉一線開展走訪調研。
黨員幹部在農村一線,與村民拉家常、話發展,了解村民的生産生活需求;在城市社區,傾聽居民對居住小區環境、物業管理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在企業車間,與企業負責人和一線工人交流,掌握企業在生産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天眼問政6月份反饋問題3個、百姓關注……”花溪區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走好網上群眾路線,通過政務平臺、社交媒體、網絡留言等方式,暢通群眾反映意見建議渠道,從中梳理出老百姓反映強烈的作風弊病。
目前,花溪區收集群眾意見建議900余條,納入集中整治124件,通過整改整治,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221件,切實打通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米”。
在“深入”上下功夫,找準痛點堵點同時,更要在“深研”上下功夫,覓得解題良方。
今年“五一”假期,以打造世界級旅遊景區、建設一流旅遊城市為引領的黔南州荔波縣累計接待遊客36萬餘人次,同比增長18.13%。
成績的背後,是荔波縣各部門在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真查實改,全方位為遊客提供安全舒適的體驗環境的不懈努力。
“旅遊廁所”作為景區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乾淨、整潔、設施完備的廁所進一步提升了遊客的滿意度,他們也更願意在景區停留和遊玩。
針對群眾和遊客反映的景區廁所少、衛生差等問題,荔波縣創新推出“廁所共享開放聯盟”行動,倡議景區周邊、主次幹道、商業街區等企事業單位免費開放內部衛生間。
目前,荔波縣有30家企事業單位、商家加入“廁所共享開放聯盟”,接力織就“15分鐘如廁圈”,並納入電子導航系統,遊客和群眾可通過手機實現“一鍵尋廁”,讓“方便”更方便。
同時,荔波縣還創建“荔即行”志願服務品牌,發佈志願服務項目288個,5萬餘人次參與並解決群眾和遊客問題,提升城區景區服務品質。
“小服務”彰顯“大作風”。
貴州省各地各部門從小處著眼,從實處著手,推動作風問題精準起底,進一步建立完善長效機制,堵塞管理漏洞,規範權力運行,確保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自從孫女開始乘坐‘暖心公交’上下學後,我們一家更放心了!”近日,面對前來回訪的紀檢監察幹部,黔東南州黎平縣孟彥鎮羅溪村群眾石大娘高興地説。
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黎平縣紀委監委開展“下沉式”監督,收到羅溪村群眾反映村寨距離鎮中心小學十多公里,沒有客運車輛過境,學生上學“乘車難”的問題。縣紀委監委分析研判後將該問題反饋給了縣交通局等部門。
縣交通局、教育局等部門深入調研後,結合縣情實際,開通了黎平縣城至洪州鎮平架村、龍額鎮古邦村、孟彥鎮地裏村等通村客運汽車路線,及時解決了當地中小學生和群眾的“乘車難”問題。
“只有弄清楚群眾急在哪個癥結,難在哪個堵點,愁在哪個事項,盼在哪些方面,才能瞄準監督執紀的切入點和落腳點。”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黎平縣建立以“群眾點題、紀委破題、部門答題、回訪反饋”的全鏈條閉環管理監督機制,滾動式整治行業性、系統性、地域性突出問題,以解決群眾的“小問題”守護基層“大民生”。
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推動整改整治一貫到底。縣紀委監委通過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整改工作提示函等方式,推動各職能部門在做好問題整改的同時,聚焦問題背後的癥結、短板,修訂完善制度、堵塞監管漏洞。
貴州省各地各部門在學習教育中堅持開門教育,在查與改的過程中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自覺接受群眾監督評判,把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作為衡量學習教育成效的“尺規”,努力把“問題清單”變為“成效清單”。(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張良勝)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