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以來,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各級各部門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將學習教育與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緊密結合,推動學習教育成果切實轉化為群眾可感可及的民生實效。
真開“納諫之門” 暢通意見反映渠道
只有敞開大門聽民意,才能找準問題癥結。平塘借助“一張網格”“一個中心”“一套機制”等資源,多形式問需於民、問計於民,把“納諫之門”真正打開。
平塘縣密織“一張網格”,暢通群眾意見反映渠道,按照每個農村網格不超過150戶、每個城市社區網格不超過300戶、每個網格劃分“十聯戶”(聯戶數不超過15戶),將全縣城鄉社區內的行政中心、工業園區、商務樓宇、商圈市場、學校、林場、醫療衛生機構及企事業單位等,劃分為978個網格,配備網格長131名,網格員1000余名,推選聯戶長5000余名。
平塘縣依託“一個中心”,架起聯繫服務群眾的“連心橋”,依託每個村(社區)設立的“黨群服務中心”平臺,按照“一崗多能、一窗通辦”原則,將群眾呼聲較高、矛盾問題較為集中的公共事務進行梳理,列入問題清單,由村(社區)“兩委”幹部、駐村工作隊、黨員志願者等組成工作隊伍,定人定崗負責辦理為民服務事務,抓實清單內各類問題的解決。
平塘縣健全“一套機制”,當好服務群眾的橋梁紐帶,持續深入開展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和黨員到街道社區“雙報到”工作,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兩新黨組織”、在職黨員下沉參與政策宣傳、基層治理等。
敢開“監督之門” 幫助查找解決問題
學習教育開展得好不好,作風建設成效如何,群眾最有發言權。平塘各級各部門把群眾滿不滿意作為檢驗學習教育成效的根本標準,敢於傾聽群眾意見,勇於接受群眾監督,以刀刃向內的勇氣查找和解決問題。
金盆街道通過設立意見箱、召開院壩會等“線上+線下”“走訪+接訪”的方式,廣泛收集群眾意見建議,將意見梳理納入集中整治臺賬,把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作為整治工作的重點,及時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並將整治情況向黨員、群眾通報,認真接受監督。目前,共收集到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19件,已辦結78件,其他未辦結事項正有序推進中。
卡蒲毛南族鄉緊盯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和民生領域的痛點難點問題,以“小板凳+微課堂”“小板凳+共話會”“小板凳+文明崗”為抓手,收集群眾意見建議40余條,匯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30余件。目前,均已落實解決。
者密鎮以“四下基層”為抓手,結合鄉村振興、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民生項目建設及防汛搶險等重點工作,引導黨員幹部立足崗位作貢獻,在急難險重任務中衝鋒在前、在推動重點項目中勇挑重擔,將作風建設轉化為解民憂、暖民心的實際行動,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學習教育帶來的新氣象新變化。
善開“服務之門” 推動作風建設見行見效
善開“服務之門”,不僅是推動作風建設的有力舉措,更是密切黨群關係、提升群眾幸福感的關鍵所在。平塘縣各級各部門聚焦群眾辦事難點,積極創新服務模式,以主動靠前的服務意識、高效便捷的服務舉措,推動幹部作風建設見行見效,切實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的生動實踐。
平塘縣信訪局聯合縣綜治中心將縣信訪接訪大廳接訪窗口優化至10個,清晰設定各窗口職能權限,保障窗口間工作有序銜接、高效運轉,實現“小窗口、大後臺”調處功能,搭建便民一站式調處平臺,建立規範有序、高效便民的接訪秩序,為實現群眾“最多訪一次”的目標奠定有力基礎。
平塘縣政務服務中心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切實增強群眾和企業的獲得感與滿意度,不斷推動審批服務再提速、營商環境再優化;在推動落實33個國家“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中,依託貴州政務服務網統一線上服務入口,線下在縣政務服務中心綜合窗口提供服務,助力企業群眾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辦理時限壓縮41%,跑動次數減少58%。
平塘縣醫保局打破原有“認定前不救助”的政策壁壘,創新構建“身份確認—待遇核算—資金髮放”工作機制,全力推進重點人群醫療費用追溯救助工作,不斷優化群眾辦事流程,主動提供醫保服務,減少群眾跑路。(文 石明鋼)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