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水龍狂歡月 貴州平塘以水為墨 繪就文旅融合新畫卷
2025-07-30 10:28:5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羅淼責編:趙瀅溪

  7月4日至27日,以“相約天眼平塘・縱情水龍狂歡”為主題的2025貴州・黔南“夏享親水時”全場景文體旅系列活動暨“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第十屆貴州・平塘民間水龍文化旅遊節,在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城與中國天眼景區啟幕。

水龍狂歡月 貴州平塘以水為墨 繪就文旅融合新畫卷_fororder_開幕式現場.JPG

開幕式現場

  文脈傳承守初心 創新表達煥生機

  作為節日核心亮點的水龍巡遊,今年以“破圈創新”點燃全民熱情。傳統表演模式被全新升級,縣城主街道化身“萬人潑水狂歡”的歡樂主場:九條水龍在震天鑼鼓中奔騰而至,精壯的漢子們揮舞龍身,時而騰空翻飛、時而盤旋嬉戲,將水龍的靈動與力量演繹得淋漓盡致。

  巡遊隊伍中,毛南族打猴鼓舞的鏗鏘節奏、布依族八音彈唱的悠揚旋律交替上演,身著絢麗民族服飾的演員載歌載舞,生動詮釋著平塘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美好圖景。活動更打破地域界限,邀請丹寨縣、廣西河池等地民族表演方陣同臺獻藝,讓民族文化在交流互鑒中綻放異彩。

水龍狂歡月 貴州平塘以水為墨 繪就文旅融合新畫卷_fororder_水龍巡遊03

水龍巡遊

  從往屆一週的集中熱鬧到本屆一月的持續升溫,本屆平塘水龍文化旅遊節以“周周有主題、日日有亮點”的精準策劃,新增體育競技、文創展示、美食體驗等10項多元活動,讓古老民俗在創新表達中煥發時代活力。

  文體旅融合繪盛景 夏日激情燃全場

  文藝演出中,科技與文化碰撞出震撼火花。千余架無人機以“中國天眼”為背景,在夜空勾勒出璀璨星空、翱翔巨龍、神秘宇宙符號等奇幻造型,“科技+文化”的視覺奇觀驚艷全場,完美融合平塘的天文元素與民族底蘊。

水龍狂歡月 貴州平塘以水為墨 繪就文旅融合新畫卷_fororder_龍舟賽現場

龍舟賽現場

  體育賽事成為點燃夏日的“活力引擎”。“天眼杯”龍舟賽上,30余支隊伍在玉水河上奮楫爭先,鼓點聲、吶喊聲與岸邊觀眾的歡呼聲交織成激昂樂章;首創的“中國天眼”靜默越野跑獨具匠心,2000余名選手佩戴專業降噪設備,在“宇宙級靜默”中穿梭于山水之間,在挑戰自我的同時,感受科技與自然的和諧共鳴。水上籃球、排球、拔河等趣味運動,則讓遊客在清涼水花中釋放活力,盡享運動樂趣。

  舌尖上的平塘同樣令人沉醉。“天眼之城”簸箕宴匯聚幹鍋牛肉、酸湯魚、陶瓷烤雞等平塘特色美食,人們圍坐分享佳肴,感受地道飲食文化;“天眼杯”美食大賽中,各路廚藝高手巧用本地食材施展絕活,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品,展現著平塘美食文化的深厚底蘊。

  融合發展結碩果 數據見證新跨越

  以水龍節為重要支點,平塘正加速構建“天文科普+地質探秘+橋梁觀光+非遺傳承”的“1+3+N”研學體系。依託“中國天眼”、平塘大橋等世界級IP,已精心打造15條研學精品線路、48門特色課程,今年以來接待研學團隊13.14萬人次,實現經濟收入超5100萬元。

  數據顯示,2025年水龍節期間,平塘日均人流量突破6.3萬人次,較2024年日均人流量超5萬人次增長26%;帶動農特産品、餐飲業等相關業態日均營收達290萬元,較2024年日均營收160萬元同比提升81%。來自全國各地乃至海外的遊客齊聚平塘,讓這座“天眼之城”的知名度與影響力持續攀升。

  全維保障暖人心 舒心體驗獲點讚

  為讓八方遊客“乘興而來、滿意而歸”,平塘縣構建起全方位保障體系。500名志願者分佈在活動現場與景區景點,提供信息諮詢、文化講解、應急協助等暖心服務;交通部門提前規劃,新增臨時停車位、優化公交班次,確保出行順暢;市場監管部門強化食品安全、住宿衛生監管,築牢安全防線。細緻週到的保障,讓每一位遊客感受到“賓至如歸”的溫暖。

水龍狂歡月 貴州平塘以水為墨 繪就文旅融合新畫卷_fororder_千人廣場舞晚會現場02

千人廣場舞晚會現場

  未來,平塘將繼續以文化為魂、旅遊為體、體育為用,豐富旅遊産品供給、提升服務品質,打造更多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文旅品牌,讓平塘成為國內外遊客心嚮往之的旅遊目的地。(文/圖 劉邦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