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在貴陽國際大數據産業博覽會現場,參會嘉賓認為“只要他們每人帶一個菜,就是一場豐盛的宴席。”
十年後,這場“數據盛宴”已吸引全球2000余家媒體聚焦,簽約金額從200億躍升千億級。
十年間,數博會完成了從區域性展會到全球數字經濟風向標的華麗蛻變。作為前沿科技的重要首發平臺,“ET城市大腦”“華為城市運營中心”“百度智慧雲”等一批標誌性成果從這裡走向應用落地,深刻改變著社會生産與大眾生活。2025年,隨著“數字絲綢之路”展區匯聚30余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企業,數博會已實現從“跟跑”向“領跑”的戰略跨越,其全球影響力與引領地位日益凸顯。
2015數博會——從零到一,全球首個大數據主題展會
2015年5月,首屆貴陽國際大數據産業博覽會在期待中啟幕,主題聚焦“‘互聯網+’時代的數據安全與發展”。380余家參展企業中,業界巨頭雲集,惠普、谷歌、華為等企業帶來的黑科技,讓4萬餘名專業觀眾目不暇接,其4.55億次的網絡點擊量,創下了西部展會奇跡。
2016數博會——升格為國家級展會
2016年5月26日至29日,以“大數據開啟智慧時代”為年度主題的數博會在貴陽成功舉辦。隨著大數據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2016數博會全面升級,成為“國字號”。
此屆數博會共有3700多家國內外企業參展,其中包含戴爾、微軟、惠普、HTC、騰訊、百度、京東等近300家全球大數據領域頂尖企業。 戴爾、英特爾等企業在數博會上設展,展出小i機器人、人工智能、臉譜識別、雲計算、唇語識別技術、大數據人才培訓、精準扶貧等前沿新技術。
2017數博會——“十大黑科技”概念首次發佈
2017年,數博會以“數字經濟引領新增長——開啟數字化轉型”為主題,吸引全球20個國家的514名海外嘉賓參會,其中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國際企業高管及專家佔比達47.1%。
這屆數博會的一大亮點是舉行了“2017十大黑科技”、大數據藍皮書暨大數據發展指數、貴陽主權區塊鏈聯盟暨區塊鏈技術藍皮書等30余場發佈活動。
高峰對話從多人站臺向專人專場轉變,圍繞數字經濟、工業大數據與智慧製造、機器智慧、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話題,專門設置的高峰對話集聚了一批業界大咖、院士專家,成為各方關注的熱點、焦點、亮點,與會人士紛紛認為,數博會已經成為專業化程度最高、前沿技術最多的國家展示平臺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時年5月,“中國數谷”在紐約時代廣場以大數據之光閃耀全球,向世界展示了其在大數據領域的輝煌成就與潛力。
2018數博會——5G技術大爆發
在前三屆大會的基礎上,2018年數博會的國際化、專業化、産業化、市場化水準明顯提升,影響力越來越大,品牌知名度越來越高,已成為全球大數據發展的風向標和業界具有權威性的國際性平臺。
為期四天的大會共舉辦了8場高端對話、65場專業論壇、40場成果發佈、81場招商推介、278場商務考察等系列活動,招商引資簽約項目199個、金額352.8億元,參會觀展人數超過12萬人,國內外參展企業和機構達到388家,布展面積6萬平方米。
AR、VR、AI等特色主題體驗館、智慧醫療項目、無人駕駛……2018年是5G技術的“爆發年”,展會上,中國天眼超算成果首次亮相,人工智能助理等51項科技成果集中發佈。這些活動不僅讓觀眾親身體驗到了大數據技術的魅力,還提升了公眾對大數據技術的認知度和接受度。
2019數博會——簽約金額首次突破千億大關
2019年數博會以“創新發展·數説未來”為年度主題,圍繞“一會、一展、一發佈、大賽及系列活動”展開。據統計,該屆數博會參會和觀展人數超過12.5萬人。全省共簽約項目125個、金額1007.63億元。貴陽市簽約項目52個、金額566.8億元。
該屆數博會共舉辦了162場活動,涵蓋高端對話、專業論壇、數博發佈等,聚焦數字經濟、數據安全、人工智能等熱點話題。展會設立國際前沿技術、行業數字應用等三大主題展區,展出超過1200項最新産品和技術解決方案,包括柔性屏手機、石墨烯手錶等前沿科技。
2020數博會——雲端盛會的創新傳播
2020年,疫情席捲全球。第六屆數博會轉戰雲端,歷時4個月,是歷時最長的一屆,推出“永不落幕的數博會—2020全球傳播行動”。
“創新”是該屆數博會的關鍵詞,16家發起媒體充分利用新聞傳播新技術、新手段,生産了大量有看點、有亮點的産品,包括H5、製圖、MG動畫、短視頻、表情包等在內的新媒體産品超過700條(次),新媒體産品累計實現閱讀量(點擊量)逾1.3億次。
數小博MG動畫點擊量超5100萬次,24款表情包風靡社交平臺。79場線上活動吸引81.33萬專業觀眾,共有2000余家國內外媒體參與了數博會的傳播,48.03億次全網閱讀量證明數字會展的無限可能。
2021數博會——“雲會議”“雲展覽”“雲洽談”三駕馬車並行
2021年數博會的“線上+線下”融合模式再進化。“雲會議”“雲展覽”“雲洽談”三駕馬車並行,實現全球資源無縫連結。借助這一雲網平臺,本屆數博會成功舉辦了26個線上論壇,展示了442個展品和493個視頻。
該屆數博會共舉辦了98場活動,23個國家和地區9567名嘉賓參會,與會人數近10萬人。布展面積4萬平方米,線下參展企業225家,線上參展企業324家,線上線下共展出800余項最新産品、新技術和解決方案。
2022數博會——首次採用全線上舉辦模式
2022年數博會以“搶抓數字新機遇,共享數字新價值”為主題,首次採用全線上舉辦模式,通過“網易瑤臺”“數博會雲網平臺”等技術,實現沉浸式參會體驗,支持分佈式引擎、NFT區塊鏈等新技術應用,打破物理空間限制。
該屆數博會共舉辦8場“數谷論壇”,圍繞“東數西算”、數據安全、元宇宙等前沿議題展開討論,匯聚政商學研各界精英,為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戰略提供實踐建議。期間發佈55項領先科技成果,涵蓋工業機器人、農業精準種植技術等應用場景,其中工業4.0智慧機器人和農業大數據分析技術被廣泛關注,推動傳統産業數字化轉型。
2023數博會——首次設置海外聯展主題展區
2023年數博會共有來自50個國家和地區的338名外賓參會,首次舉辦的以國際友城為主題的專業論壇,吸引了來自10余個國家的百餘位嘉賓參會,首次設置的海外聯展主題展區、國際友城展區,吸引微軟、松下儲存、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等83家國際知名企業參展。
該屆數博會共舉辦222場活動;線上線下參展企業353家,其中線下參展企業328家;展出新産品、新技術、新方案900余項,華為盤古大模型、特斯拉“擎天柱”人形機器人等“黑科技”成為本屆數博會的一大亮點;發佈國際國內領先科技成果20項;簽約項目70個,投資金額603億元;超18萬人次參會觀展,人數創歷屆新高。
2024數博會——企業在數博舞臺上“唱主角”“站C位”
2024年數博會以“數智共生:開創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新未來”為主題,聚焦數據要素與人工智能融合創新,吸引了來自全球10個國家的駐華使節、13個國家的政府官員及眾多國際企業參會,國際嘉賓佔比達21%。20余個國家(地區)的115家國際企業參展,國際化佔比約28%,較往年大幅增長。
該屆數博會突出市場化運營,企業在數博舞臺上“唱主角”“站C位”,參展參會企業超3000家、創歷史新高,由企業主導或參與舉辦的活動佔比超60%。發佈新産品、新技術超84項,涉及數據安全、數字化轉型等領域。華為、南方電網等企業聯合生態夥伴亮相,促成多個項目簽約。
2025數博會——首發高地的全球坐標
2025年數博會以“國際化、專業化、産業化”為特色,重磅打造數智領航、數智基建、數智服務、數智應用、數智創新、數智體驗6大主題展館,全景呈現一批數字經濟領域的新技術、新産品、新方案和新應用。
在國際化方面,實現全球聯動,“數字絲綢之路”國際展區集結30余家共建“一帶一路”沿線企業,帶來跨境合作新機遇。在專業化方面,數據基礎設施、數據交易、人工智能、數字金融等特色展區精準聚焦,直擊産業細分領域核心需求。在産業化方面,以企業為主場,全球市場主體登臺唱主角,首發新技術、首展新産品、首秀新方案,打造創新成果“首發高地”。
十年間,數博會簽約金額從200億元躍升至千億規模,參會人數從4萬增至12萬,見證的不只是數字的增長。
2025年盛夏,當參觀者走進數博會現場,在“數字絲綢之路”展區與哈薩克斯坦數據工程師對話,通過AR眼鏡操控“數據工廠”模型,最後在無人駕駛體驗區感受L4級自動駕駛的平穩流暢時,他們觸碰到的已不僅是技術本身。
數博會“首發高地”的定位正成為現實。(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黎婭茹)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