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修文:種桑養蠶“織”長産業鏈 賦能鄉村振興新發展
2025-08-13 14:16:3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羅淼責編:趙瀅溪

  盛夏,正值夏繭豐收的時節。在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小箐鎮沙林村,一筐筐潔白飽滿的蠶繭運抵收購點,蠶農們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近年來,修文縣立足資源稟賦,推動蠶桑産業從傳統種植養殖向技術集約、綠色可持續轉型,延伸産業鏈、提升價值鏈,讓産業煥發新生機。

貴州修文:種桑養蠶織長産業鏈 賦能鄉村振興新發展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8-13_085501_687

蠶正在啃食桑葉 攝影 廖科鵬

  修文縣引進貴州貴蠶農業科技公司,在小箐鎮、龍場鎮、灑坪鎮等地,通過合作模式培育養蠶大戶,聯合貴州省農科院蠶研所,以技術服務、市場兜底的方式,共同推動種桑養蠶項目,不僅盤活了閒置土地資源,更讓當地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走出一條“桑田變金田”的致富路,讓鄉村煥發勃勃生機。

貴州修文:種桑養蠶織長産業鏈 賦能鄉村振興新發展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8-13_085506_404

新鮮桑葉 攝影 廖科鵬

  “今年,我擴建了近200平方的蠶房,這批次養了5張蠶,蠶寶寶在舒適的環境下,成長喜人,預計不低於520斤,按每斤28元的統價計算的話,預估不低於14560元。”修文縣小箐鎮沙林村養殖戶付明軍介紹,他種植桑園30多畝,通過貴蠶農業技術指導,平均每張蠶種産出都在110斤左右,成為遠近都聞名的養蠶能手。

  “在家養蠶比較輕鬆,每年還有收入,時間也比較自由。”付明軍介紹,一次栽種,蠶桑可存活15年以上,15天一個養殖週期,每批次採繭後即可見到收益,全年只需養殖6個月。

貴州修文:種桑養蠶織長産業鏈 賦能鄉村振興新發展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8-13_085522_512

農戶在餵養蠶 攝影 廖科鵬

  對於未來發展,付明軍信心滿滿,他種植的桑園今年可以每批次養10張蠶種,他計劃成立合作社,再建600平方米的蠶房,擴大養殖規模,帶頭學習養蠶技術,用實際行動帶動周邊的父老鄉親一起種桑養蠶,共同致富。

貴州修文:種桑養蠶織長産業鏈 賦能鄉村振興新發展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8-13_095057_828

豐收的蠶繭 攝影 廖科鵬

  貴州是國家“東桑西移”工程優質桑蠶種養地區,近年來,貴州貴蠶農業科技公司以科技為支撐,採用“公司+合作社+農戶+訂單生産”的形式,在全省進行産業佈局,引入適宜於貴州種植的農桑14號品種,同時,創新突破合作社及農戶的養殖週期,真正實現短頻快見收益。截至目前,該公司在貴州省清鎮、修文、息烽、開陽、龍裏、黔西、銅仁等地都建立了蠶桑示範種植基地。

  “下一步,我們將憑藉現有的産業發展基礎優勢,逐步擴大種桑養蠶産業規模,積極探索蠶桑産業轉型升級,深化提質增效,帶動更多群眾在家門口就業,促進群眾增收,助力鄉村振興。”貴州貴蠶農業科技公司總經理肖維説。(文 陳怡)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