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海花草“立”著種 獨山紫林山村探索林下立體種植新模式
2025-08-21 11:36:19來源:天眼新聞編輯:趙瀅溪責編:趙瀅溪

  在獨山縣紫林山村的密林間,記者看到一幅奇特景象:幾株樹木間,鐵絲交錯搭建起簡易支架,白色定植網如晾曬的被褥般懸挂,網孔裏露出的竟是嫩綠的海花草。

紫林山村試驗林下挂網種植海花草。(圖/李嘉琪)

  “這是我們最新試驗的林下立體種植,我想讓海花草從‘躺著長’變成‘站著長’。”村支書韋世貴興奮地介紹道。這是該村繼大棚立體種植後,在海花草産業發展上的又一次創新嘗試。

  海花草(又稱水苔)被視為“天然苔蘚”,既能涵養水源、改良土壤,又可用於各種蘭花的栽培,國內、國際市場需求量較大。早年間,當地村民發現其經濟價值後便開始嘗試人工種植。2015年,國家林草局的定點幫扶為紫林山村帶來了發展轉機,村裏錨定海花草的生態價值與市場緊俏的優勢,積極推動産業規模化發展。經過十年的發展,全村種植面積達3500余畝,年産值破千萬元。

海花草(又名水苔)。(圖/李嘉琪)

  然而,隨著産業發展,土地資源日趨飽和。村“兩委”一方面向外拓展,在周邊鄉鎮落實3000余畝種植土地,另一方面大膽創新,成功試驗大棚立體種植技術。

韋世貴講解海花草大棚立體種植。(圖/李嘉琪)

  但韋世貴並未就此止步,他始終在尋找更大的發展空間。

  一日,韋世貴在進村的盤山公路邊偶然發現,近垂直的懸崖峭壁上竟然自然生長著海花草。“既然懸崖上都能長,那麼是否可以倣照野生環境進行立體種植?”這個靈光一現的想法,令他激動不已。紫林山村43.6平方公里有89.3%的面積是林地,相當於有近39平方公里的潛在發展空間。

經烘乾壓縮打包好的海花草。(圖/李嘉琪)

  在詳細諮詢林業部門並獲得准許後,韋世貴立即帶領班子成員在樹林裏搭起了這片“空中種植帶”,讓海花草實現“立著”生長。“不破壞林地,還能翻倍利用空間,這筆生態賬太划算!”韋世貴欣喜地説。

林下挂網試種實現海花草的雙面生長。(圖/李嘉琪)

  眼下,林間試驗的海花草長勢正好。據韋世貴介紹,林下挂網試種一旦成功,紫林山村大量的林地將有望轉變為海花草的“新土壤”。更重要的是,倣野生環境能進一步縮短海花草生長週期、均衡營養供給,大幅提升其市場競爭力。(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李嘉琪)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