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梭戛鄉積極調整農業産業結構,將刺梨産業作為群眾增收的重要抓手、重要途徑。通過引進優良品種、對接企業銷路、合作社統一運營等多種措施,讓昔日的荒山煥發新綠,黃澄澄的刺梨正成為梭戛鄉鄉村振興路上的“黃金果”。
刺梨基地旁的三岔河
時下,刺梨成熟上市。梭戛鄉中寨村的刺梨收購點一派繁忙景象。
“刺梨有多少斤,多少錢一斤?”“1塊5一斤,總的384斤共576元......”
晌午剛過,村民葉盛友便拉著滿滿一車刺梨來到收購處。收購員張福艷亮著嗓門報數,手裏熟練地登記農戶信息。一旁,幾十名村民陸續將刺梨運來,稱重、裝車、登記,笑聲和交談聲交織在一起,空氣中瀰漫著刺梨特有的清香。
收購員張福艷正在核對帳單
“今年是1塊5一斤,現金收購,有多少收多少。”張福艷説。
早在2016年,沙子村便開始嘗試刺梨種植,卻因銷路不暢、效益低下,許多刺梨地被丟荒。2021年,沙子村村委牽頭成立合作社,積極對接平臺公司和地方企業,為刺梨尋找穩定銷路。2025年,隨著位於岩腳鎮的貴州軒轅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開始統一收購梭戛鄉的刺梨,種植戶的後顧之憂得以徹底解決。
“現在有廠家直接收購,銷路這一塊我們就不愁了,我家種了11畝刺梨,産量在三萬斤以上,明年好好管護,收入應該還會比今年高。”刺梨種植戶付錫海説。銷路得到了保障,讓像付錫海這樣的刺梨種植戶們得以安心管護、采收。
種植戶正在採摘刺梨
刺梨産業的發展,不僅帶動了種植戶增收,還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就近就業的機會。刺梨成熟的季節,梭戛鄉各村(居)參與採摘的村民不在少數,刺梨豐收季成了村的“增收季”。
據了解,沙子村種植的刺梨品種為“貴農5號”,該品種不僅適應石漠化荒山的種植環境,更能實現穩定畝産。如今,沙子村的刺梨種植已突破800畝,帶動種植戶150戶,惠及群眾600余人。
“‘貴農5號’刺梨就合適種在我們這個膠泥地裏面,刺梨産量比較好的。”村委工作人員熊啟坤説。
打包好的新鮮刺梨
談起村裏的刺梨産業,沙子村黨支部書記付習勇信心十足。他説:“合作社預計再用兩年的時間,引進優良的品種,對沙子村原有的退耕還林地進行補植補種,預計到2027年刺梨種植面積達2000畝。同時,沙子村合作社將與外地各大刺梨加工企業開展洽談,擴大沙子村刺梨的銷售渠道。”
如今,一顆顆金黃的刺梨不僅是沙子村田間地頭的豐碩果實,更是連接農戶、企業與市場的鄉村振興紐帶。隨著産業路的延伸、品種的優化和銷路的拓寬,梭戛鄉的青山正煥發新的生機,農戶的笑容裏映照著産業興旺帶來的希望。金色的刺梨正帶著沙子村走向更廣闊的未來。(文/圖 甘穩 李蔓麗 周晏妮)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