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由中宣部印刷發行局指導,貴州省委宣傳部主辦的“多彩貴州·書香高原”耕讀行動—長征閱讀漂流總結分享活動在貴州長征幹部學院舉行,中宣部印刷發行局和貴州省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全國印刷發行和農家書屋培訓班有關學員,出版發行界代表及廣大讀者朋友齊聚一堂。
貴州是中央紅軍長征途中活動時間最長、活動範圍最廣、發生重大歷史事件最多的省份,全省有68個縣(市、區)鐫刻著長征的足跡,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會議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黨、挽救了中國革命。
為挖掘並讀好長征故事,貴州出版單位推出了《遵義三日》《長征在貴州》等關於長征的新書,與《長征》《紅星照耀中國》等經典讀本一起送到黎平、遵義、猴場、赤水等紅軍長征途中的重要歷史事件地的農家書屋、學校、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社區圖書角等閱讀空間。閱讀漂流活動中,科學家、作家、出版人、講解員、教師和學生、遊客等積極領讀,出版人、作者與讀者以媒體為橋,通過閱讀漂流共同形成長征閱讀場。
據統計,此次長征閱讀漂流活動在全省長征重要事件地設閱讀漂流點35個,每一個點配置130冊書,共計4050冊書,線上線下帶動近百萬讀者。
總結分享活動現場,全省35個長征閱讀漂流點薦讀人代錶帶來詩朗誦《紅軍來過我家鄉》。他們用飽含深情的語言,將1934 年烏江兩岸的雪景、甕安祠堂的爭論、遵義城的燈光等紅軍長征的故事娓娓道來,仿佛將觀眾帶回那個戰火紛飛卻信念如炬的年代,贏得現場陣陣掌聲。
對於青少年,大多數只在課本上認識長征二字的孩子而言,那段歲月怎樣才能走進他們?
活動現場,貴陽市南明區教師學習與資源中心歷史教研員馮鐵辛和匯川區板橋鎮將軍小學的同學們帶來閱讀示範《長征有多遠》。生動的講解、互動的形式,讓現場觀眾眼前一亮,也為青少年如何走進長征歷史、理解長征精神提供了新思路。
在本次活動的重磅環節,著名軍旅作家王樹增以 “書寫民族精神的凜然風骨” 為題分享創作心得。王樹增將軍花 6年多時間重走長征路,查閱數千萬字資料,寫下240 余萬字筆記,創作《長征》一書,目的是發掘在極端的戰爭條件下所形成的信仰與精神力量,以及這種精神力量對當代中國人的意義。
著名軍旅作家王樹增
面對 “為何《長征》開篇寫貴州石阡甘溪” 的提問,王樹增將軍詳細解讀了甘溪戰役在長征中的重要意義,讓在場讀者對長征歷史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同時,他也鼓勵基層閱讀推廣人,要通過真實的歷史細節,讓更多人讀懂長征精神的當代價值。
活動尾聲,遵義師範學院學生合唱團以一曲《如願》致敬先烈,悠揚的旋律搭配真摯的歌聲,滿含著新時代青年對革命先輩的崇敬與感恩,不少觀眾跟著旋律輕輕哼唱,眼中滿是感動。
最後,全體參與者共讀“偉大長征精神”,誓言在新時代長征路上砥礪前行。雖然長征閱讀漂流總結分享活動暫告段落,但長征精神的傳承永不落幕,紅色閱讀的接力永不停止。(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程佩佩)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