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人員往來更密 聯通世界更緊|貴州航空口岸對外開放水準不斷攀高
2025-10-11 09:35:32來源:天眼新聞編輯:趙瀅溪責編:趙瀅溪

  在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每隔幾分鐘就有型號不同、大小各異的飛機在頭頂起落,繁忙而有序。

  不斷擴大的航線輻射半徑,持續提升的客貨服務能級,助力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加快打造全球性航空樞紐,提升貴州全球輻射能力。

人員往來更密 聯通世界更緊|貴州航空口岸對外開放水準不斷攀高

乘客體驗高效通關流程

  時間追溯至2023年12月,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開通了貴州首條國際貨機航線(貴陽至加爾各答),貴州也擁有了全國為數不多的綜合型航空口岸“一局四中心”,中國西南地區聯通世界的“新國門”正式開啟。

  伴隨著民航業加速復蘇,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國際航線呈現逐月遞增之勢,截至今年9月底,貨郵吞吐量完成5860噸,同比增幅達60%,陸續開通7條國際全貨機航線,初步構建起覆蓋東南亞、南亞多地區的國際貨運航線網絡,為區域外貿發展提供高效物流支撐。

人員往來更密 聯通世界更緊|貴州航空口岸對外開放水準不斷攀高

貴州“一局四中心”國際貨運中心

  人暢其行,物暢其流。在貴州“一局四中心”國際貨運中心可以看見,一批批冰鮮水産品、食用水生生物、水果、生物製品經過查驗後,裝貨發往全國各地。

  “因‘雙節’長假帶動,國內消費市場活力迸發,國內快遞包裹、貴州特色農産品及各類消費品運輸量較平日大幅上升。”貴州民航集團物流公司貨站運營公司副總經理楊航表示,公司正在持續提升國內貨站與國際貨運中心的運行效率,加快貨物通關和中轉保障,進境水果、冰鮮水産品等指定監管場地的功能得到有效發揮,進一步強化特色生鮮産品的進出口能力。

人員往來更密 聯通世界更緊|貴州航空口岸對外開放水準不斷攀高

  同樣作為貴州“一局四中心”重要載體的貴州雙龍保稅物流中心(B型)也于日前通過了貴陽海關等單位聯合驗收。

  “該中心完成驗收,標誌著貴州‘一局四中心’整個功能項目打造完畢,貴州航空口岸對外開放水準邁上了新臺階。”貴陽海關關稅監管處副處長宋小鶴介紹,中心投運後將滿足企業保稅倉儲、跨境物流等綜合業務需求,企業可依託空港優越地理優勢,就近完成貨物集散和分撥轉運,極大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雙龍保稅物流中心(B型)主要以物流倉儲為主承接1210業務,核心發展跨境電商産業聚集。入駐意向企業有多彩航、國藥、一樹藥業等。”貴州雙龍航空港産業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陳立波説,接下來中心將開展保稅航材、進口藥品倉儲以及機場免稅商品等業務。

  人流的加大是肉眼可見的變化。今年以來,疊加240小時過境免簽等一系列便利政策的深入實施,推動跨境遊與對外經貿雙升溫。截至9月30日,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口岸累計出入境人員 21.3萬人次,同比增長194.5%,其中,外國人4.7萬人次,同比增長298.3%。

人員往來更密 聯通世界更緊|貴州航空口岸對外開放水準不斷攀高

貴州“一局四中心”

  貴州入境遊熱度不斷上漲,“雙節期間”貴陽口岸累計出入境人員7098人次,同比增長223.6%;出入境航班共計83架次,同比增長388%,口岸出入境流量顯著提升。

  以貴州為中心點或中轉站,內地旅客從貴陽口岸出境目的地多以泰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等國家為主,數量約佔出入境內地人員的59.03%,彰顯著貴州向西向南開放新門戶的巨大效應。

  “帶著孩子,本來擔心過關要排長隊,結果從下飛機到辦完手續,不到20分鐘就搞定了,一路上的標識也特別清楚,回國真的很安心!”剛剛從馬來西亞探親回家的王靖依步履輕快,牽著蹦蹦跳跳的孩子,對邊檢民警的查驗效率感嘆道。

人員往來更密 聯通世界更緊|貴州航空口岸對外開放水準不斷攀高

貴陽機場海關核驗點

  順暢溫馨的通關體驗,是貴州邊檢總站兌現“中國人入境30分鐘內通關”承諾的生動縮影。目前,貴陽口岸中國公民入境通關時間大幅度提升,通關滿意度達到99.5%以上。

  服務保障,是暢通口岸的重要抓手。貴州邊檢總站出臺《貴州邊檢服務保障貴州高水準開放高品質發展9項便民利企措施》,不斷改善優化口岸通關環境,精準服務出入境人員所需,推動通關效率、通關體驗感全面提升。

  機場之上,城市翱翔。豐富國際航線網絡和不斷完善的口岸功能,讓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成為貴州乃至西部地區連接全球的重要口岸窗口,在貿易合作、産業協同、交流互動中開啟了新的角色。這一切都有力推動了貴州航空口岸對外開放水準不斷邁上新臺階。(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馮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