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以“洞穴世界 • 超乎幻想”為主題的貴州綏陽雙河洞第24次國際洞穴科學考察活動在遵義市綏陽縣雙河洞水洞廣場正式啟動。來自中國、法國、意大利、葡萄牙、比利時等國家的洞穴科考專家齊聚一堂,旨在進一步探明雙河洞洞穴系統資源,挖掘雙河洞洞穴系統資源和價值,推動申報世界自然遺産和世界地質公園,提升雙河洞的國際影響力。
啟動儀式上,貴州省山地資源研究所黨委委員、副所長周文龍介紹雙河洞國際洞穴科學考察活動安排,法國洞穴聯盟駐中國大使、世界第三長洞雙河溶洞首席科考官讓·波塔西為本次科學考察活動作説明。
啟動儀式現場 供圖 綏陽縣融媒體中心
雙河洞洞穴系統擁有全球範圍內珍稀、奇特的地質景觀,2024年聯合科考成果顯示,目前雙河洞長度刷新至437.1公里,縱深912米,位列世界第三、亞洲第一長洞。光怪陸離的溶洞、空靈縹緲的飛瀑、隱秘奇幻的泉眼、多樣靈動的生物群落與古樸厚重的人文遺跡,在此渾然交融,將雙河洞那集奇、險、峻、秀于一體的卓然風采,完整地展現給世界。
雙河洞 供圖 綏陽縣融媒體中心
今年6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中心正式致函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雙河洞成功列入《世界遺産預備清單》。這一重要進展標誌著雙河洞已具備申報世界自然遺産的必要條件,申報工作將隨之強力推進。
此次洞穴科考為期21天,科學考察成果將於10月24日揭曉。科考活動內容包括成果展覽、自然保護地專題研討會、國際洞穴科學考察活動、科考成果發佈會、第十七屆洞穴測量及SRT技術培訓、文旅體及風物展示等多項活動。科考專家將對雙河洞未探明區域進行系統性探測,繪製洞穴地圖,探究其形成機制,並重點關注大熊貓及伴生動物化石遺跡,恢復古生物群面貌,為雙河洞申報世界自然遺産提供科技支撐。
雙河洞 供圖 綏陽縣融媒體中心
近年來,綏陽縣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持續推進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建設,舉辦系列國際文化活動,使其成為集科研、科普、旅遊于一體的世界級地質公園。(文/圖 劉昕 李前勇 王澤熙)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