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播一粒“籽”,夏收萬斤“油”。當前正值油菜種植的關鍵時期,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茅壩鎮正緊抓農時,大力推廣機械化種植,高效推進油菜播種工作,為明年油菜豐産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村民們正在移栽油菜
走進仁懷市茅壩鎮官院壩區,當地迎來了新一輪農忙——油菜移栽。只見農機手操作著旋耕機松土作業,村民們則用小鋤頭挖穴、移栽、蓋土,機器與人工配合,大大加快了種植進度,村民周貴金對此深有感觸。“人工翻地又累又慢,現在都是用機器,一邊翻地一邊種油菜,我家種了七八畝地,爭取這幾天把它種完。”仁懷市茅壩鎮官院村村民周貴金説。
茅壩鎮官院村作為當地水“稻+”生産全程機械化示範村,今年預計種植油菜1200余畝,農業機械化率達85%,從翻耕到播種的關鍵環節,絕大部分都能用農機來完成,效率和品質都得到了保障。
“翻耕出來的土深度在15公分至20公分,土質很鬆軟,農戶可以直接把油菜種下去,一台機器一天可以翻耕15畝到20畝左右。”農機手劉忠順説。
官院壩區大景
“稻油輪作”模式不僅讓冬閒田資源得到充分利用,還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農戶收益,還能通過作物輪作減少病蟲害發生,助力實現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稻穀收了就可以種油菜,兩畝地可以收四五百斤油菜籽,可以賣2000多元錢,可以多一筆收入。”仁懷市茅壩鎮官院村村民周顯龍説。
旋耕機正在翻耕土地
為確保秋冬種高品質實施,茅壩鎮加大農資、種子、科技等扶持力度,搶抓良好時節,根據土壤情況等實際因素,推廣油菜種植新品種、新技術,開展油菜規模生産品種優質化、操作機械化等,增加農業效益。
“為了保障秋冬種順利進行,我們提前協調了8台旋耕機,免費為農戶提供油菜籽和技術指導,下一步我們還會組織農技人員定期到田間地頭,指導村民做好油菜的除草、施肥和病蟲害防治,確保油菜高産豐收。”仁懷市茅壩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先國羽説。(文/圖 涂順菊 蒲鑫鑫 任倩)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