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莫非……有了!心即是理啊!”10月16日,歌劇《王陽明》作為貴州省第八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的最後一場演出,在貴州飯店國際會議中心圓滿落幕,現場掌聲經久不息。
“曾經觀看過京劇版的《王陽明》,沒想到歌劇版的《王陽明》竟是如此讓人入戲,特別是夫妻惜別錢塘的劇情真是扣人心弦。”遵義市民聶雙晴激動地説,近兩小時的演出,引人入勝的劇情讓現場觀眾直至謝幕時才緩過神來。
歌劇《王陽明》劇照。
舞臺上,王陽明在貴州青山綠水間,與當地少數民族同胞的交往交流中,逐漸突破思想困境,最終實現精神昇華。
這場4年一度的文化藝術盛會,自7月30日開幕以來,匯聚了來自全省13個代表團的13台精品劇目,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突出文化繁榮和民族團結,圍繞紅色文化、陽明文化、民族文化、屯堡文化等主題展開,涵蓋了歌舞劇、歌劇、戲劇、雜技等多種舞臺藝術形式。回應和詮釋了本屆會演主題“中華民族一家親 同心共築中國夢”。
為提升遊客參與體驗,本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還特別策劃“會演進景區”活動,精選會演優秀劇目及精彩片段,在全省A級旅遊景區進行巡演,讓遊客近距離感受貴州民族文化藝術的獨特魅力。
民族歌舞劇《錦·藍》在興義萬峰林景區演出。王國珍 攝
“《追隨》把遵義民族文化放在紅軍長征在遵義的歷史背景中,用雜技劇藝術地展現了那段崢嶸歲月和民族風情。”安徽觀眾丁嬌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起自己觀劇的感受,此次,不僅遊覽了赤水丹霞大瀑布景區,還在赤水丹霞城區文化旅居生態圈看到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大型紅色雜技劇《追隨》劇照。遵義市演藝集團供圖
遵義市演藝集團市場部負責人介紹,大型紅色雜技劇《追隨》9月28日在貴陽會演結束後,已走進遵義市播州區烏江寨、綏陽縣十二背後、習水土城紅色文化旅居生態圈、仁懷茅臺鎮度假生態圈等地演出31場次。“我們將參演劇目打造為長效性精品文藝項目,從10月10日起,《追隨》每晚在匯川藝術中心劇場駐場演出,憑藉‘雜技藝術+紅色文化與民族敘事’的獨特定位,《追隨》已成為遵義紅色文旅新名片。”陳倩説。
情景歌舞劇《路,在雲端》走進六盤水市月照養生谷、梅花山旅遊度假區、荷城古鎮等,以貴州交通發展的歷史巨變為切入點,講述了各族兒女在黨的領導下逢山開道、遇水架橋的動人故事。
舞蹈詩《安·和·順》走進安順市鎮寧高蕩千年布依古寨旅遊景區、平壩區天龍屯堡景區、西秀區苗嶺屯堡等,以屯堡文化為主線,融合地戲、山歌及布依族、苗族等多民族藝術元素,通過舞蹈與音樂的多元表達,為觀眾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藝術體驗。
作為此次會演唯一的地方戲,侗戲《紅軍來到我家鄉》在肇興侗寨連演6場,該劇目大膽突破傳統侗戲多以民間傳説、愛情故事為題材的局限,將紅色文化注入侗戲這一藝術形式,讓紅色主題與侗族文化深度融合,實現了內容與形式的雙重創新。
…………
侗戲《紅軍來到我家鄉》在肇興侗寨演出。受訪者供圖
一場場劇目演出與旅遊場景深度融合,在山水之間搭建起“流動的舞臺”,各具特色。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不少新創排的劇目傳統與現代的結合,成為本屆會演的一大亮點。
貴州省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曹海玲表示,為參加本屆會演團隊耗時一年打造了歌舞劇《奢香夫人》,作為該劇編劇的她表示:“奢香是一位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文明的擺渡人和文化融合實踐者,此次創作重心從奢香的政治家、軍事家身份轉向文化傳播使,從全新角度詮釋人物,奢香化解文化碰撞、增進身份認同、探索發展路徑的智慧方式在當下仍有深刻的啟發意義。”
歌舞劇《奢香夫人》劇照。受訪者供圖
會演期間,各代表團還在景區開展了民族手工技藝展示,推介當地特色文化和特色産品。景區為遊客提供品嘗特色美食、購買文創産品的遊購娛一條龍互動式旅遊服務,豐富了會演的內涵和旅遊業態。
來自湖南的遊客劉明芳難掩興奮之情:“這次趁著來貴陽旅遊,收穫頗豐,品嘗了炸洋芋片、牛肉粉、刺梨汁,觀看了雜技劇《脊梁》,特別震撼。”
當代大型雜技劇《脊梁》劇照。受訪者供圖
“舞臺美術、燈光效果還有服裝造型都十分出彩,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貴州獨特的民族風情。”貴陽市民王肖宇説。
截至目前,貴州省第八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劇目在省內演出共計191場,覆蓋遊客觀眾約39.53萬人。其中,77個景區演出135場,覆蓋遊客觀眾約32.31萬人。(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文/姜雨熙)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