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稅務牽頭幫扶道真縣 譜寫“三農”發展新篇章
2025-10-23 17:35:2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羅淼責編:趙瀅溪

  作為幫扶貴州省遵義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的13家省、市單位牽頭主體,國家稅務總局貴州省稅務局二十餘年來接續發力,選派100余名黨員幹部紮根武陵山區渝黔邊界,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用實幹讓仡佬苗鄉的農業根基更穩固、農村面貌更繁榮、農民生活更紅火,在黔北大地書寫了精準幫扶的稅務答卷。

  水利先行:修渠引水築牢豐收之基

  作為典型山區村,三龍村長期受飲水灌溉難題困擾,儘管貴州稅務駐村工作隊此前投入100余萬元修建19個蓄水池,實現899戶安全飲水全覆蓋,但近千米田間引水渠因年久乾裂失修,滲水嚴重。“王書記,再沒水,這百畝秧苗就真要旱死了!”村民望著蔫枯的秧苗急得直跺腳。

貴州稅務牽頭幫扶道真縣 譜寫“三農”發展新篇章_fororder_隆興三龍水稻

隆興三龍水稻基地 供圖 貴州省稅務局

  派駐三龍村第一書記王勇得知情況後,當即扎進田間地頭勘察研判,一邊帶領村民清理渠底淤泥,一邊積極對接爭取東西部協作項目資金13萬元,新建取水點和蓄水池,並用幫扶經費購置防滲材料。烈日下,他與三個村民組群眾並肩作戰,對引水渠分段檢修加固。兩個月後,清澈的河水順著修復後的渠道流進稻田,乾裂的土地重煥生機。金秋9月,麻遠壩百畝稻田喜獲豐收,沉甸甸的稻穗裏裝滿了村民的笑意,也見證著稅務幫扶的實效。

  産業破冰:精準賦能激活鄉村動能

  道真縣的山間谷地中,千畝紅纓子高粱隨風起伏,泛起層層紅色波浪。這抹“豐收紅”的背後,是派駐順河村第一書記程宇航的産業攻堅故事。2025年5月駐村伊始,他帶著“産業興村”的藍圖走遍全村,發現當地土地資源豐富但産業零散,村民種植積極性不高。為此,他創新推出“稅務+公司+合作社+農戶”幫扶模式,爭取11.34萬元項目資金建成500畝標準化高粱基地,以點帶面推動全村高粱種植面積突破3000畝。

貴州稅務牽頭幫扶道真縣 譜寫“三農”發展新篇章_fororder_平模順河高粱

平模順河高粱基地  供圖 貴州省稅務局

  “統一供種、統一施肥、統一植保、統一收割、統一銷售,跟著合作社種高粱,省心又賺錢!”村民們的認可,源於程宇航推行的“五統一”管理模式。為提升産量品質,他引入無人機精準打藥、機械化脫粒篩選等現代農業技術,全程跟蹤指導種植管理。

  截至目前,順河村已完成14.83萬公斤高粱收購,戶均增收1.2萬餘元,村集體經濟增收9萬餘元,紅纓子高粱成了村民的“致富粱”。

  治理提效:紮根基層繪就民生畫卷

  “從機關到鄉村,腳下沾的泥土越多,心裏裝的群眾越滿。”這是派駐舊城鎮河西村第一書記廖凱的駐村感悟。初到村裏,村民的“距離感”讓他深知,唯有實幹才能拉近距離。他給自己定下“三個一”鐵規矩:每天至少走訪5戶群眾、記錄1條民生訴求、解決1個實際問題。

貴州稅務牽頭幫扶道真縣 譜寫“三農”發展新篇章_fororder_貴州省稅務局幫扶的舊城鎮河西村新貌 (2)

貴州省稅務局幫扶的舊城鎮河西村新貌   供圖 貴州省稅務局

  清晨踏著露水入戶,傍晚踩著夕陽返程,三個月內廖凱走遍全村各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滿了村民的“急難愁盼”——村委會辦公用品短缺、村小籃球架銹蝕、獨居老人生活不便……他逐一梳理清單,協調資源補齊村委會辦公設施,聯繫維修人員更換籃球架,定期上門照料獨居老人。“廖書記能説知心話、能辦實在事!”河西村村委會副主任何垣的評價,道出了村民的心聲。

  談及未來,廖凱翻開標注滿紅色記號的走訪筆記:“下一步要重點發展紅薯産業,讓河西村既有‘生態美’,更有‘産業興’。”

貴州稅務牽頭幫扶道真縣 譜寫“三農”發展新篇章_fororder_隆興浣溪村容村貌2

隆興浣溪村容村貌   供圖 貴州省稅務局

  從三龍村的有機稻飄香,到順河村的高粱紅滿田,再到河西村的民心聚成團,貴州稅務二十余載的幫扶足跡,早已深深鐫刻在仡佬苗鄉的發展歷程中。作為牽頭幫扶單位,貴州稅務將繼續聚焦産業、民生、治理三大領域,以黨建為引領,用實幹續擔當,讓産業興、生態美、治理優的鄉村振興畫卷在武陵山區越繪越精彩。(文/圖 王燕飛 周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