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陽光灑在西江千戶苗寨的吊腳樓上,炊煙嫋嫋。廣州遊客陳婭玲一家沒有匆忙趕路,而是悠閒地體驗著蠟染工藝。“我們買了‘黔東南景區聯票’,含西江、鎮遠、肇興三大景區,五天內有效,完全不用趕時間。”她展示著手機裏的電子二維碼,“下午去腳堯茶園品茶,明天再到鎮遠看夜景。”話語間,滿是旅途的從容與愜意。
這種“慢下來、深度遊”的旅行方式,正是貴州省黔東南州大力推進景區聯動改革後,在無數遊客身上發生的真實改變。今年國慶假期,黔東南的青山綠水間遊人如織:西江千戶苗寨的民族歌舞體驗、鎮遠古城的非遺展演、肇興侗寨的侗族大歌、“村BA”“村超”球場上震天的吶喊……一項項文旅體活動輪番上演,共同勾勒出一幅“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生動畫卷。
數據印證著這股蓬勃興起的文旅熱潮:國慶期間,黔東南州17個重點監測景區累計接待遊客119.42萬人次,同比增長15.49%;其中省外遊客達61.63萬人次,同比增幅高達23.24%。事實上,這樣的成績並非偶然——早在今年暑期,黔東南州就以197%的增速榮登美團“小眾避暑目的地增速榜”榜首,並成功躋身攜程“暑期十大玩水避暑目的地”。
“美美與共”文旅新圖景_fororder_640","title":"貴州黔東南:景區聯動改革繪就“美美與共”文旅新圖景","description":"","extension":"jpg","originalUrl":null,"targetWidth":null,"targetHeight":null,"size":273432,"useMap":null,"mapInfo":null,"unEditUrl":null}">
遊客在景區遊玩 供圖 黔東南州融媒體中心
然而,回望過去,黔東南州雖坐擁眾多高品質旅遊資源,卻因缺乏整體規劃與有效整合,長期陷入“星星多,月亮少”的發展困境:遊客在西江看完苗寨後,常常陷入“下一站去哪”的迷茫;而榕江大利侗寨、黎平黃崗侗寨、從江岜沙苗寨、從江加榜梯田、錦屏隆裏古城、天柱三門塘、施秉雲臺山、劍河溫泉等各具特色的景區,也因知名度不高,常年客流稀少。
“這場轉變的重要契機,源於2024年底貴州省委改革辦印發的《黔東南州創新旅遊景區聯動工作機制改革試點方案》。”黔東南景區運營公司數據信息部的王樹生表示,這份文件為景區聯動改革繪製了清晰的路線圖,明確提出“三山三江一中心”的空間佈局:以雷公山、月亮山、雲臺山為生態基底,以清水江、㵲陽河、都柳江為文化脈絡,以凱里市為旅遊集散中心,像串珍珠般將西江、鎮遠、肇興三大核心景區,與“村超”“村BA” “村T”三大現象級IP有機串聯。

黔東南州旅遊套票招商推介會 攝影 楊育森
在此基礎上,黔東南州迅速制定《黔東南州景區聯動套票實施方案》,搭建起全州統一的景區票務系統,實現全州票務數據的匯聚管理;聚焦“全域覆蓋、層次分明、特色突出”目標,以“資源串聯、産品適配、市場落地”為主線,構建起“3+N”套票聯票體系。
在這一體系下,黔東南州分類打造了“2+N”“1+N”等9條聯動線路,有力推動景區從“單點分散”向“線路聚合”轉變。自8月6日首發團啟動以來,截至10月13日,已組織套票團隊29個,參與遊客1120人,累計團費達78.4萬元。景區套票聯票産品與市場行銷聯動的探索之路,已初見成效。

“村超”現場熱鬧非凡 供圖 黔東南州融媒體中心
“一套票遊遍多個景區”正從構想照進現實。在雷山縣,來自上海的遊客張軒先生購買了“西江-郎德-大塘”景區門票後感慨道:“一張票能看‘千戶苗寨’‘民俗苗寨’和‘短裙苗寨’,體驗完全不同,性價比超高,這才是完整的苗族文化之旅。”
從“過境地”到“目的地”,一場球賽帶火一片區域的現象也正在黔東南精彩上演。來臺江臺盤村觀看“村BA”的遊客,手持聯動票可以順道去鎮遠古城欣賞夜景,到西江千戶苗寨體驗民族歌舞;前往榕江觀看“村超”的遊客,也會拿著聯動票去肇興侗寨聆聽天籟般的侗族大歌,或是到黎平會議會址接受紅色文化洗禮。一場球賽,帶火了一條黃金旅遊線。
這樣的聯動模式,徹底改變了過去景區間“互相搶客”的博弈,轉向“共同把蛋糕做大”的循環。“‘一票遊多景’實施後,遊客的行程更加豐富,停留時間從平均1天半延長到2天半以上。”在鎮遠古城經營民宿的王情説,他們的民宿週末基本滿房,客人們白天去施秉雲臺山觀光,晚上回來鎮遠看古城夜景。

“村BA”現場 供圖 黔東南州融媒體中心
站在新的起點上,黔東南州正以景區聯動改革為引擎,以文化為魂、生態為基、産業為體,不斷豐富旅遊産品供給,優化服務體驗,提升品牌影響力。這片美麗的土地,正在文旅融合高品質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用實踐詮釋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為全省乃至全國的民族地區文旅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黔東南方案”。(文 余天英)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