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從“通行線”到“風景線” ,橋旅融合激活黔西南文旅“一池春水”
2025-10-30 09:22:30來源:天眼新聞編輯:趙瀅溪責編:趙瀅溪

  在巍峨的喀斯特峰叢與幽深的花江峽谷之間,一道“飛虹”淩空而起——花江峽谷大橋,不僅刷新著世界紀錄,更成為撬動黔西南旅遊格局的新支點。貴州黔西南以“橋”為筆,串聯起一條西線黃金旅遊帶,書寫“通途”變“旅途”的新篇章,激活了文旅發展的“一池春水”。

花江峽谷大橋全貌。(圖/劉朝富)

  “花江峽谷大橋開通之後,很多遊客都會選擇在興義或貞豐多住一夜,特別是雲南、廣西方向的遊客,遊完興義的景點之後,基本上都要去一趟花江峽谷大橋體驗一番。”萬峰林旅遊集團行銷總監羅之瑋介紹,“大橋+旅遊”催生了新的旅遊線路,旅行社推出的“安順—花江峽谷大橋—興義”三日遊産品,市場反響熱烈。遊客從黃果樹出發,一路向西,看大橋、遊古城、賞峰林,把貴州西線旅遊精華“一網打盡”。

  一座橋的能量,遠不止于橋頭兩岸。黔西南州以花江峽谷大橋為“棋眼”,落子全域,推動貞豐、安龍、興義等地資源聯動,實現從“點上開花”到“串珠成鏈”的嬗變。

  大橋的貞豐一側,佈局了觀景平臺、房車營地、懸崖酒店等設施,讓遊客不僅能“經過”,更能“停留”“體驗”和“沉浸”。貞豐縣副縣長余順江説:“我們要讓遊客從不同角度、在不同時間,感受這座世界級工程與峽谷共同構成的壯美畫卷。”國慶中秋期間,貞豐縣憑藉花江峽谷大橋實力“圈粉”,全縣接待遊客61萬人次。“原先準備的9座小車根本不夠用,我們又增加了20輛50座的大巴來回往返接駁客人。”花江峽谷大橋雲渡服務區貞豐旅遊驛站工作人員韋曦介紹道。

花江峽谷大橋及雲渡服務區。(圖/匡奇燃)

  聽説花江峽谷大橋建成通車,江蘇遊客金向忠慕名而來:“貴州一路風景都很美,看了花江峽谷大橋,只想説不虛此行!”大橋之外,世界級旅遊IP釋放“虹吸效應”,貞豐縣城區酒店、民宿及周邊鄉鎮酒店連續多日滿房。“雙乳峰景區作為關鍵的中轉站,國慶期間迎來了客流高峰,巨大流量也讓我們酒店一房難求。”貞豐奇峰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行政人事部經理梁波表示,接下來將持續升級業態佈局,全力將“流量”轉化為“留量”。

貞豐縣布依族民俗文化展演迎客。(圖/劉朝富)

  橋旅融合,關鍵在“融”。大橋就像一條金線,把散落在黔西南的珍珠——自然風光、民族村寨、歷史遺産、特色産業,串聯成熠熠生輝的項鍊。

  在安龍縣招堤景區,秋日殘荷與垂柳古亭相映成趣,國慶音樂節激情開唱拉開夜間文藝演出大幕,燈光璀璨、人潮涌動。安龍縣以“加油之旅·荷您同行”為主題開展一系列文體活動,假期累計接待遊客35.67萬人次。興義市萬峰林景區聚焦“資源、客源、服務”三大要素,在萬峰林峰潮集佈局50多個特色商鋪與20個臨時攤位,匯聚本地小吃、非遺手作等多元業態。景區還精心舉辦年代主題沉浸式快閃秀、“峰林杯”街舞大賽等活動,從白天到夜晚為遊客提供不間斷的精彩體驗。

安龍縣招堤景區遊人如織。 (圖/劉朝富)

  面對旺盛客流,黔西南州各地紛紛出實招切實做好保障。花江峽谷大橋旅遊區實行每日限流5000人的預約管理,增派30余名工作人員引導秩序;馬嶺河峽谷景區優化線上分時段預約系統,增設臨時售票點與志願者服務崗;安龍槳板基地通過岸上安全培訓與水面巡邏船巡視築牢安全防線。

  “差異化發展是我們的突破口。”黔西南州文體廣電旅遊局局長王文波表示,“我們重點打造兩大特色:一方面引入極限運動,發展體驗式體育旅遊;另一方面深挖大橋與峽谷文化,做強橋梁研學、地質科普等IP,讓‘康養勝地 人文興義’的品牌更加閃亮。”

  花江峽谷大橋,是貴州推進“橋旅融合”的生動實踐,更是黔西南“康養勝地、人文興義”品牌建設的強勁引擎。這條橫跨峽谷的“通行線”,正華麗轉身為引領全域發展的“風景線”,它連通的不僅是地理空間,更是發展思路,融合的不僅是橋與景,更是産業新機,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匡奇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