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天文小鎮,時空塔的星光輪廓與天際銀河交相輝映。來自重慶的研學營員正通過天文望遠鏡追蹤“獵戶座”,身旁的布依族織布工坊裏,母親王女士正將“天眼”輪廓繡進藍白紋樣中。“既能觸摸星空奧秘,又能感受指尖溫情,這趟旅程滿足了全家的期待。”王女士的感慨,道出了平塘文旅體融合的核心邏輯——以遊客情感需求為錨點,讓科技、文化與運動在共情中實現價值共鳴。
天文科普:從“硬核科技”到“情感共鳴”的溫度轉化
“截至2025年10月,中國天眼已發現脈衝星1152顆,這個數量遠超同期國際其他望遠鏡發現數量的總和!”在平塘同心研學天體物理實驗室,研學導師張老師的話音剛落,孩子們就立刻圍攏到脈衝星模擬演示儀前。實驗室裏,饋源艙模型、納赫茲引力波探測數據圖譜等展品錯落陳列,學生們正分組製作迷你射電望遠鏡組件,在實操中理解“主動反射面技術”的原理。這種“講解+實驗+創作”的三維模式,徹底打破了科技科普的單向輸出壁壘。

科普課堂
平塘的天文科普創新,根植于對不同群體情感需求的精準拆解。針對專業天文愛好者,在觀測站配備高端專業望遠鏡,開設“星空觀測實戰課”,今年已累計開展專業觀測活動260余場,吸引來自國內外的科研愛好者參與;面向普通遊客,球幕飛行影院的沉浸式投影讓“穿越137億光年”成為現實,時空塔內陳列的南仁東先生手稿與建設者日記,則讓科學家精神變得可感可知。
非遺體驗:從“文化展品”到“生活共鳴”的生動傳承

非遺體驗空間
平塘的非遺傳承,始終圍繞“讓遊客成為文化參與者”的共情邏輯展開。通過“非遺+天文”的創意融合,已開發120余種文旅商品,其中以“天眼”為靈感設計的銀花絲吊墜,採用倣手工花絲工藝鑲嵌藍色鋯石,成為網紅爆款,帶動今年文旅商品銷售額突破千萬元。
節慶活動則成為非遺與遊客共情的重要載體。今年7月舉辦的水龍文化旅遊節,以水龍巡遊為核心,新增靜默越野跑、非遺展、簸箕宴、美食大賽等多元活動,全網相關信息瀏覽量超上億次,線上直播觀看人數達上百萬。活動期間,非遺體驗區前排起長隊,遊客們在潑水祈福中感受民俗魅力,在手工製作中觸摸文化溫度。這種文化與情感的自然交融,讓平塘非遺真正實現了“以旅彰文”的傳播價值。
科普研學:從“景點打卡”到“成長共鳴”的體系構建
清晨的中國天眼景區,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研學團隊正在開展“天眼模擬工程”實踐課。學生們分組搭建簡化版射電望遠鏡模型,在調試球面鏡角度的過程中理解信號接收原理。“比起課堂上的公式,親手操作更能體會科學的嚴謹。”帶隊老師説,這種“理論+實踐+反思”的課程設計,正是平塘研學的核心優勢。

學生們一起搭建“天眼”模型
平塘研學的創新之處,在於構建了覆蓋全年齡段的情感與價值培養體系。針對小學生開發“宇宙啟蒙課”,通過宇宙沙盤、時空扭曲演示等趣味項目播撒科學種子;面向中學生推出“地質與天文雙科考”線路,將喀斯特地貌探索與星空觀測相結合;對於大學生,則開設“天文數據處理”進階課程,提供與國家天文臺專家交流的機會。目前,中國天眼景區已組建專業研學團隊,聘請國家天文臺專家擔任導師,培養了一批獲黔南“十佳導遊”稱號的專職研學講師。
政企協同為研學品質提供保障。通過“三權”分置改革組建的旅遊公司,構建了“吃住行學遊”一體化服務鏈條;政府部門聯合高校開發標準化課程,建立研學導師資質認證體系。這種多方聯動機制,讓平塘研學從單一“打卡”升級為系統“成長體驗”。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接待研學師生10余萬人次,帶動天文小鎮周邊賓館、餐館持續紅火,輻射帶動2600余人就業。
共情行銷:從“流量引流”到“品牌共鳴”的價值昇華
“看到孩子在體驗空間專注的眼神,就知道這趟沒有來錯。”在網絡平臺,一位母親發佈的研學視頻獲讚超千次。平塘深諳新媒體時代的共情傳播之道,通過真實遊客視角的內容輸出,形成“線下體驗—線上分享—反向引流”的傳播閉環。
精準的客群定位讓共情行銷事半功倍。平塘針對家庭遊客推出“親子天文營+非遺體驗”組合産品,面向青年群體打造“星空露營+極限運動”潮流套餐,為老年遊客設計“慢遊天眼+民俗探訪”舒適線路。同時,平塘以粵港澳大灣區為重點目標市場,量身定制旅遊産品並推出優惠政策,通過區域旅遊聯盟擴大品牌輻射範圍。
如今的平塘,已從“天眼所在地”升級為“文旅體融合典範”。天文科普的深度、非遺體驗的溫度、體育賽事的熱度在此交融,形成了以遊客共情為核心的發展生態。(文/圖 劉邦和)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