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貴州消息(記者 羅淼 實習生 舒蘭):11月12日,安順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安順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紫雲專場。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楊堅以“一個歷史性突破”“兩個顯著性成果”“三個實質性提升”為脈絡,系統介紹了紫雲在“十四五”時期高品質發展情況。

發佈會現場 攝影 舒蘭
過去五年,紫雲經濟總量跨越百億大關,地區生産總值從2020年的79.59億元躍升至2024年的104.74億元,今年末預計突破110億元,經濟實力跨上新臺階,取得歷史性突破。紫雲自治縣堅持以城鄉融合發展為突破口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城市更新、人居改善、鄉村建設、民生底線、教育事業和醫療服務等關鍵領域取得了全面進步,努力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縣人民,繪就“互融互促、共富共美”的新畫卷,在城鄉發展和民生保障兩方面取得顯著性成果。
“十四五”期間,紫雲自治縣在工業、農業、旅遊三大産業的發展上實現了實質性提升。在工業方面,紫雲落地建成貴州省首個集中式大型電化學儲能電站——總投資9.2億元的中核儲能電站,為打造超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提供了關鍵的調節與支撐能力,成為紫雲“大抓産業,主攻工業”的生動實踐,為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作為生態功能縣,截至目前,紫雲自治縣新能源累計産值達6.56億元,正穩步向十億級能源強縣的目標邁進。
五年來,紫雲自治縣城鎮化率從32.68%提升至近40%,城鎮常住人口從9.6萬人增至10.28萬人,發展動能更加集聚;緊扣“精緻精彩漫生活·宜居宜業新紫雲”的城市IP,創新運用“1+4”模式、“四新四共四提升”工作法、“三增兩減一治理”經驗,累計改造棚戶區1872戶、老舊小區3576戶、背街小巷23條,地下管網新增超153公里。城市的短板正在系統補齊,功能日益完善,品位持續提升。
在農業方面,紫雲自治縣持續推進“七彩糧倉”“共富地標”“甜蜜紫雲”三大工程,並創新推廣生態雞“1220”養殖模式,堅持“雙園化”思路,立足“北種南養”産業佈局,推動農業在穩根基、亮特色、擴規模、增效益上取得了一系列紮實進展。
目前,紫雲自治縣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2.62萬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39萬畝以上,總産量穩步提升至13.11萬噸;精品水果種植面積突破16.8萬畝,産值達11.04億元;擁有地理標誌産品6個,總數位居安順市第一,紅芯紅薯獲評國家“名特優新”農産品。全縣紅芯紅薯、藍莓、茶葉種植面積分別達4.2萬畝、1.6萬畝和5.09萬畝,形成了具有紫雲辨識度的特色農産品矩陣。
同時,紫雲自治縣旅遊業態取得實質性提升,積極融入安順市打造一流旅遊城市建設大局,以“旅遊+”融合思維為引領,以文體旅融合發展為突破口,從錨定“差異化”,聚焦“品質化”,推動“融合化”三方面打造了“遊格凸·逛印山·漂翠河·沐溫泉·觀賽事”的特色旅遊線路,推動旅遊從“單點出彩”向“串線成鏈”升級,紫雲旅遊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吸引力顯著提升。
五年來,紫雲自治縣旅遊總花費從27.95億元增長至47.56億元,增長率達70.16%,旅遊産業呈現出多點開花、活力迸發的高品質發展態勢。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