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美麗貴州:綠筆揮動繪新景
2025-11-19 09:29:00來源:天眼新聞編輯:趙瀅溪責編:趙瀅溪

  寒山籠霜霧,赤水漾碧波。

  11月12日以來,隨著電視劇《烏蒙深處》熱播,遵義市仁懷市赤水河段作為劇中酒坊取景點,迅速成為省內外劇迷的“網紅打卡點”。從赤水河畔到烏蒙山區高山草甸,貴州的原生態山水如同影視劇集的天然攝影棚,讓“山地公園省”的自然風光通過央視、芒果TV等平臺觸達全國觀眾。

  從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到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貴州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要保護好生態環境,努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的殷殷囑託,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執綠色之筆,蘸創新之墨,奮力守護生態之美、謀求趕超發展、增進百姓福祉。“十四五”期間,全省生態環境品質穩居全國前列,綠色經濟佔比由2020年的44.4%提升到2024年的48.8%,綠色發展動能澎湃。

  守護綠水青山 提升美麗“顏值”

  20多年前,家住赤水市復興鎮風溪村的村民周孝霖曾和父親靠著在赤水河裏捕魚為生。這幾年,依託全市上萬公頃的綿延竹海,周孝霖和村裏的竹農將砍來的竹子賣給周邊的竹子加工廠,戶均年增收四至五萬元。

  2015年底,長江流域赤水河段全面禁捕,和周孝霖一樣的漁民紛紛轉産上岸,在各級黨委、政府關心和扶持下,從事竹子種植、餐飲美食、旅遊服務等行業,實現從水上漂泊到岸上新生的巨變。

1721103055397322.jpg

赤水竹海國家森林公園秀美風景。林民 攝

  發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前提,保護生態環境是為了更好地發展。“十四五”以來,面對地處我國喀斯特地貌核心區、石漠化和水土流失嚴重的自然困境,貴州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治理理念,五年累計投入155億余元,實施烏蒙山區、武陵山區山水工程,苗嶺山脈、南北盤江流域歷史遺留礦山修復等重大項目,工程修復面積164萬餘畝。預計到2025年底完成歷史遺留礦山治理面積7.5萬畝。

  武陵山區山水工程核心項目梵凈山生物多樣性修復項目,入選全國山水工程第二批典型案例,並列入我國首次發佈的《國家生態保護修復公報》向全球推廣。

世界自然遺産地梵凈山新金頂。.JPG

世界自然遺産地梵凈山新金頂。

  中心城市空氣優良天數比率保持98%,主要河流出省斷面水質全部優良……在多彩貴州大地上,處處是畫、步步皆景,綠色有機成為貴州農産品的亮麗標簽、綠水青山成為貴州旅遊的金字招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正在貴州變成現實。

  推動綠色轉型 涵養發展“氣質”

  綠色轉型沒有退路,只有新路。11月10日,在位於貴陽市清鎮市的貴州最大的鋁土礦脫硫項目生産現場,伴隨著機器轟鳴聲,昔日堆積如山、難以利用的高硫鋁土礦,經粗碎、細碎、球磨、浮選、沉降、壓濾等生産環節,轉化為鋁精礦、硫精礦,終結“廢礦”命運。

  高硫礦為何被稱為“廢礦”?清鎮市鋁土礦資源儲量居全省首位,然而,由於當地鋁土礦含硫量較高,高硫礦難以被下游氧化鋁企業直接利用,制約著鋁業可持續發展。

  該項目今年9月正式投産,每年可新增44萬噸鋁精礦和6萬噸硫精礦供應,不僅實現了礦産資源“吃幹榨盡”,還解決了高硫礦堆存導致土地佔用和環保的隱患。

  以實施“富礦精開”戰略為關鍵抓手,貴州加快磷、煤、鋁、錳等優勢礦産資源精細化開發利用,集中要素推進強鏈、延鏈、補鏈,成效顯著。2025年,預計全省資源精深加工基地、新能源動力電池及材料研發生産基地總産值較2024年分別增長25.2%和38.8%。

貴州美錦“煤-焦-氫”綜合利用示範項目。.png

貴州美錦六枝煤焦氫綜合利用示範項目。

  同步加大磷石膏、煤矸石、赤泥、錳渣等工業固廢無害化資源化利用技術攻關和工程應用示範。目前,貴州磷化集團磷石膏綜合利用進入2.0時代,處於全國行業領先水準。煤基固廢規模化井下充填技術首次實現新突破。赤泥脫鹼後用於水泥生産取得關鍵突破。

  從實施“富礦精開”推動傳統産業“含綠量”提升,到培育大數據等新興産業落地發展,“電動貴州”構建新能源全生態圈,貴州走出一條有別於東部、不同於西部其他省份的發展新路。

  依託良好的氣候和區位優勢,建成全球超大型數據中心集聚區,“東數西算”樞紐節點吸引華為等落地貴州。

  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補新格局加速構建。清潔智慧電廠為傳統煤電行業樹立清潔低碳標杆。中核息烽光伏電站等創新發展農光互補新模式,實現光伏發電的同時,配套“光伏藥田”,畝産值超2萬元。目前,貴州清潔能源裝機佔比已突破60%。

  傳統産業低碳升級,新興産業崛起成勢,“含綠量”“含新量”“含金量”實現“三量齊升”,“生態優先+産業升級”的雙輪驅動模式成為美麗貴州建設中動人的風景線。

  拓寬“兩山”路徑 增強幸福質感

  種一棵樹,“一樹一碼一檔案”,全生命週期“知根溯源”;賣一棵樹,林木産權便捷交易,數字化精準確權確值;買一棵樹,線上平臺“數據跑腿”,不動産權證直達手中……

  隨著2024年貴州首張“活立木數字資産證”在銅仁市江口縣辦理,如今“活立木交易”讓林木不用砍伐就能變現,累計交易單株活立木374株、31.5萬元,林農不砍樹也可獲得林木撫育收益、林下經濟分紅及未來碳匯三種收益。

  目前,銅仁市作為貴州省整市推進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改革的“試驗田”,通過創新生態産品分類,將生態産品劃分為權益性生態産品、公共性生態産品和經營性生態産品三類,為生態價值變現奠定基礎,2024年全市綠色經濟佔比達51.2%。

在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壩盤鎮挂扣村拍攝的生態茶園風光。.jpg

在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壩盤鎮挂扣村拍攝的生態茶園風光。

  不只是銅仁市,通過加大生態價值多元路徑轉化,貴州30多項改革經驗入選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成果案例。

  今年,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意見》,進一步用政策打通“兩山”轉化通道。提出到2030年,打造貴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産品1000個以上,全國知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區域品牌50個以上。

  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上發佈研究報告顯示,貴州“兩山”轉化指數排名全國第5,生態資源稟賦與經濟支撐或特色生態産業轉化效率顯著,美好生態環境正加速成為群眾最大的民生福祉之一。

  如今,春季賞花、夏季避暑、秋日賞銀杏、冬季泡溫泉……黔中大地上,各地生態旅遊産業激活餐飲、民宿等産業發展活力,生態顏值持續轉化為經濟産值,源源不斷為旅遊産業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活力。

  【短評】守綠換金 向美而行

  青山凝翠,碧水揚波。

  回望“十四五”征程,美麗貴州新風采在山清水秀、綠色低碳的青山綠水間愈發鮮明,從築牢生態屏障到培育新質生産力,從守護自然本底到惠及民生福祉,貴州以綠色為筆,奮力書寫高品質發展答卷,以生動實踐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守綠換金,向美而行。美麗貴州新風采,源於對生態保護的堅守,成于綠色轉型的智慧,歸於民生福祉的提升,更顯于服務國家戰略的擔當。今天的貴州,良好的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綠色轉型相輔相成,共同煥發勃勃生機,成為老百姓可感、可觸、可及的幸福。

  邁步“十五五”新起點,貴州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要保護好生態環境,努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的殷殷囑託,從守護區域生態、加快綠色發展、增進民生福祉到服務國家戰略,奮力在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走前列作示範,在美麗中國建設中充分展現美麗貴州新風采。(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金秋時 幹江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