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期四天的黃平·谷隴2025年“九·二七”蘆笙會主題攝影展暨“志成杯”攝影大賽落幕。本次活動由黃平谷隴“九・二七”蘆笙會組委會主辦,貴州省黔東南州黃平縣文聯攝影家協會承辦。

一等獎獲獎作品《盛世谷隴 》攝影 潘啟燈
活動以“聚焦谷隴蘆笙盛會盛況,彰顯民族文化獨特魅力,展現谷隴鎮經濟社會發展新面貌”為核心主題,用鏡頭捕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鮮活生命力,為觀眾呈現了一場兼具視覺張力與文化厚度的藝術盛宴。

二等獎獲獎作品《光影回家路》 攝影 劉勝
作為蘆笙會的重要配套活動,攝影展于11月15日同步啟幕,至18日收官,共展出100幅精選佳作。作品內容多元鮮活,既有多人齊奏蘆笙的震撼場面、苗族服飾銀飾的璀璨細節、鬥牛賽馬的熱血競技瞬間,也有翁幹洞瀑布、大高山日出等山水人文景致,全方位展現了傳統盛會的歷史底蘊與時代活力。

三等獎獲獎作品《蘆笙場上歡樂多》 攝影 張平
參展作品涵蓋老中青三代視角,既有《1979年蘆笙盛會》《爬樹看鬥牛的觀眾》等記錄民俗根脈的經典作品,也有《天亮文化》《慢火車上的村T》等聚焦鄉村發展的紀實新作。攝影師們以光影為密碼,讓觀眾在靜態影像中沉浸式感受蘆笙會的熱鬧氛圍與民族文化的深厚內涵。展期內,眾多遊客與當地群眾駐足觀賞、拍照留念,讓展覽成為盛會中的“打卡熱點”。

非遺巡遊現場 攝影 王釘山
同期舉辦的“志成杯”現場攝影大賽反響熱烈,吸引來自江蘇、廣東、湖南等省內外百餘位攝影愛好者踴躍參與。大賽要求參賽作品聚焦2025年谷隴“九·二七”蘆笙會相關內容,涵蓋節慶場景、民族風貌、特色風光等題材,傳遞積極向上的精神內核。經過專業評審,最終53幅優秀作品脫穎而出,參賽選手潘啟燈的《盛世谷隴》以其獨特視角斬獲一等獎,參賽選手劉勝、張平分別榮獲二、三等獎。

盛裝遊行 攝影 尹剛
“本次‘一展一賽’不僅為攝影愛好者搭建了交流展示的平臺,更以影像為載體,讓更多人了解谷隴的民俗風情與發展新貌。”黃平縣文聯攝影家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以攝影為橋梁,深挖地域文化特色,用鏡頭講好黃平故事,為民族文化傳承與鄉村文化振興持續注入活力。

朝霞染就的小鎮畫卷 攝影 楊通富

黃平谷隴晨曦鎮山韻 攝影 楊春嵐
谷隴“九·二七”蘆笙會是黃平縣歷史悠久的民族盛會,2007年被列入貴州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每年農曆九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舉行蘆笙會,期間同步開展非遺巡遊、文藝展演等文體活動,成為展現當地民族文化與發展成果的重要窗口。(黃平縣文聯攝影家協會)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