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居民點單、社區派單、黨員接單,全在小程式上完成——荊州探索社區“三單一平臺”服務機制
下沉黨員共同商議小區治理。(通訊員 曾祥虎 攝)
下沉黨員幫助小區整治環境。(通訊員 曾祥虎 攝)
閱讀提要
2020年來,荊州市借鑒抗疫期間管理經驗,加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建立“三單一平臺”服務機制,以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為載體,精準銜接居民“需求清單”、黨員“供給清單”、社區“服務清單”三個關鍵點,打通下沉黨員服務居民群眾全鏈條,蹚出一條智慧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新路子。
小程式打通供需兩端
荊州的“三單一平臺”機制,發源於社區抗疫一線。
2020年疫情期間,設卡測體溫、入戶排查、購藥買菜、照顧獨居老人……松滋市新江口街道林園社區民生需求陡增,該社區黨委書記黎傑忙得腳不沾地。
如何高效聯絡下沉黨員發揮作用?黎傑開始尋找社區治理良方。2月,黎傑委託軟體公司開發小程式,讓居民在網上發佈需求、下沉黨員在線接單出任務,實現社區服務線上線下融合互通,為疫情防控披上“智慧鎧甲”。
“不怕民生訴求多,就怕管理沒章法。”黎傑説,平臺因為任務清晰、時間靈活,加上考核分數,一經推出備受追捧,一個月就接到1000多條居民訴求,任務很快被黨員們“搶”完。黨員熱情高,群眾滿意度也高。
居民需求就是努力方向。荊州市委組織部在林園社區模式基礎上,創新建立“三單一平臺”服務機制,先期投入20萬元獎補資金,配套開發社區公共服務綜合平臺,打通居民需求端、黨員幹部供給端互動鏈條,實現居民點單、社區派單、黨員接單、群眾評價等多種功能,並在北門、通會橋、東嶽等7個社區試點。
打開荊州區西城街道北門社區“鄰繡北門互助家園”小程式,可以看到 “我要建議”“我要求助”“我要諮詢”等需求欄,還特意設置了電話按鈕,滿足老年人和特殊人群需要,讓更多居民可以“掌上點單”。
不久前,北門社區科教院居民王義珍家樓梯間電燈壞了,上下樓很不方便。提交需求後,包保黨員張銘月立即上門更換燈泡,發現還是不亮,又幫忙聯繫電工解決。
燈亮了,居民的心也亮了。“以前遇到點小事情,不知道該找誰,也嫌麻煩,最後不了了之。”王義珍説,現在有了點單服務,讓人真切感受到問題有人管、困難有人幫,黨員服務就在身邊。
黨員“接單”變“搶單”
“南湖花園南邊院墻外,有人整車傾倒垃圾,惡臭難聞,請迅速解決!”不久前,林園社區平臺出現這樣一條居民訴求。
任務一發出,不到10分鐘,就有8名下沉黨員和2名社區幹部通過平臺“搶單”成功,與點單人確定地點後,迅速行動。兩小時不到,惡臭難聞的垃圾被清理乾淨,“嚴禁傾倒垃圾”的牌子也豎了起來。
社區公共服務綜合平臺上線後,黨員們為居民點對點、面對面解決問題的場景多起來。
荊州市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下沉黨員在平臺上領到匹配任務後,可以隨時跟點單人聯繫了解具體情況。如需到現場的,可按預約時間到場;不需要到現場的,接任務即可協調謀劃,比以往更節省時間,溝通也更順暢;遇到複雜問題,還可以迅速向社區反映或尋求他人幫助,少走彎路。
更值得一提的是,以往群眾向社區反映訴求後,社區處理到什麼階段,大多只能問社工作人員才清楚,現在只要打開小程式,就可實時查看進展動態。
同時,該平臺每月自動生成來源訴求分析、黨員到訪服務統計、網絡服務品質評價等圖表,直觀反映社區民意需求傾向和黨員考核結果,倒逼下沉黨員幹部從“要我幹”到“我想幹、我能幹、幹得好”的轉變。如今,下沉黨員幹部 “搶單”成常態。
自治共享凝聚人心
荊州區西城街道通會橋社區裏,老舊小區多,停車位十分緊張。“這輛‘僵屍車’停放在公共車位最少3年,是否符合要求?”11月,這條民生訴求一齣,肖烽等5名下沉黨員迅速“搶單”。
在社區居民幫助下,黨員們與車主取得聯繫,原來此車並非“僵屍車”,只因車主購買了新車,所以舊車一直停放。了解情況後,黨員們又與車主進一步溝通解決辦法。社區黨委副書記常宇説,3天后,接單人已在平臺提交處理結果,車主已將舊車報廢,上傳圖片顯示原來的停車位已空出來。
黨群同心解難題的暖心故事不勝枚舉。改變的是環境,凝聚的是人心。在社區黨組織帶領下,不少社區定期在該平臺上推出社區巡邏、人口普查、家園保潔等任務,黨員居民自發成立志願服務隊,常態化開展衛生環境整治、政策宣傳、文明督導等活動,實現小區自治共享,並推動形成小區長效管理機制。
鄰裡間矛盾糾紛變少了,居住環境更美了,社區凡人善舉變多了……“三單一平臺”猶如一把“金鑰匙”,打開了以往基層治理的“結”。
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三單一平臺”進一步推動“黨建+黨務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覆蓋,能夠統籌黨建引領的各領域資源,讓力量向基層傾斜,實現基層治理方式從“一元管理”向“多元治理”的轉變,全面增強基層治理能力和水準。下一步,“三單一平臺”服務機制將逐步在全市社區推廣。(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茜 通訊員 李天然 曾祥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