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扶貧幹部為小學生講脫貧攻堅故事
2021-03-11 09:56:45來源:長江日報編輯:胡禮國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從一張老照片、一枚雞蛋講起 扶貧幹部為小學生講脫貧攻堅故事

扶貧幹部為小學生講脫貧攻堅故事_fororder_01

劉心悅為同學們講解脫貧攻堅戰。

扶貧幹部為小學生講脫貧攻堅故事_fororder_02

扶貧幹部柯建英講述親身經歷。

  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如何讓小學生理解脫貧攻堅的意義?3月5日,江漢區紅領巾實驗學校教師劉心悅給該校四(2)班的孩子們上了特殊的一課,從一張老照片、一枚雞蛋的故事講起,邀請扶貧幹部講述工作經歷。一節課裏,小學生真切感受到扶貧工作的不易,看到了家鄉的巨大變化,也深刻理解了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的偉大意義。

  一枚小小雞蛋引發思考 

  “我們用了這麼多辦法去扶貧”

  “這張照片裏是我的奶奶,你們看,照片裏她穿的衣服很舊。”這節課前,劉心悅請孩子們在家中收集了一些老照片。通過一張張老照片,孩子們“穿越”回長輩們過去生活的時空。學生陸遙感嘆:“現在我們的衣服乾淨漂亮,樓房也高大雄偉,這些年,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劉心悅還給大家展示了一組記者拍攝的貧困家庭近5年的照片。照片中,貧困戶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笑容也越來越多。

  這些轉變是怎麼來的呢?劉心悅把一盆雞蛋抱進了教室,給每個學生發了一個,請大家品嘗。小朋友們都興奮起來,開心地吃起了雞蛋。

  “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枚雞蛋是怎麼來到我們手上的嗎?”劉心悅提問了。有同學猜測,這雞蛋是從超市買的,也有同學説是快遞員叔叔送到學校的。

  聽了同學們的答案,劉心悅給孩子們講起了這枚雞蛋的故事。“這些雞蛋,來自我們湖北省的一家農戶,屋後的幾棵果樹、一片菜地、一個雞舍産出的農産品就是這家農戶的主要經濟來源。有時,這些農産品滯銷,扶貧幹部就會幫助他們銷售,既能讓農戶有收入,也能讓我們品嘗到新鮮的雞蛋。”

  聽了老師的介紹,同學們也紛紛舉手。男生姚順然説,他看到過扶貧幹部上直播間幫農民“帶貨”,還知道社區組織過“團購”,幫助果農銷售水果。“原來,我們全社會都用了這麼多辦法扶貧。”

  幫貧困戶“帶貨”賣瓜果 

  扶貧幹部進課堂講述親身經歷

  為了讓學生了解更多扶貧故事,劉心悅將扶貧幹部柯建英請到了課堂上,講述她親身參與的扶貧故事。柯建英是江漢區教育局派出的一名扶貧幹部,自2019年7月到黃陂區蔡店街泉水店村駐村扶貧。

  柯建英告訴同學們,購買貧困農戶的滯銷雞蛋,屬於農産品消費扶貧。去年6月,泉水店村瓜果大豐收,可老鄉卻因為瓜果賣不出去而發愁。駐村工作隊反饋後,幫扶單位立刻廣泛發動力量開展消費扶貧。很快,老鄉滯銷的500斤李子、3000斤香瓜脫銷。

  “消費扶貧有成效後,很多村民主動找我們商量,轉變意識、學習技術,探索自主創業。”在柯建英等扶貧幹部的幫助下,村裏的貧困戶養殖起藏香豬,不到一年就收回了十幾萬元的成本。還有村民聽取工作隊建議,在秋季種植了千禧果,産品供不應求。

  柯建英自學了十餘年中醫,考取了健康管理師資格證。駐村扶貧期間,她用自己的特長為村民按摩拔罐、調理身體,開展健康教育,幫助村民避免因病致貧。柯建英告訴同學們:“為村民做一點事,是小小的善舉,可千千萬萬扶貧幹部的努力能匯聚成巨大的力量,這也是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的原因。”

  “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寄語 

  小學生關心脫貧是紅色基因的傳承

  “在這場脫貧攻堅戰中,杜凡伯伯的故事也讓人非常感動。”劉心悅向同學們介紹,武漢民警杜凡主動申請參加扶貧工作,在條件艱苦的黃陂區王家河街青雲村駐紮,帶著千余村民探索致富道路,他也成了村民心中最值得信賴的人。青雲村村民聽説駐村扶貧幹部要輪換,冒著大雨來到武漢市扶貧辦,掏出按著72個紅手印的信紙,懇請不要換人。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杜凡也獲得了“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聽説孩子們要上這樣一節思政課,杜凡專門寫來一段寄語:“消除貧困,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每個共産黨員的使命和追求。你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你們關心脫貧工作,體現了我黨的紅色基因得以傳承。”

  專家説

  這是一節很有意思的思政課。孩子們通過講述新舊照片的故事,聆聽身邊扶貧幹部的故事,見證武漢的變化,結合“看一看”視頻,“嘗一嘗”美食,“説一説”心聲等形式,讓孩子們深切感受到祖國改革發展帶來的巨大變化。

  ——全國少先隊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段婷

  家長説

  這次的思政課讓孩子看到了脫貧路上的艱辛,通過一枚小小的雞蛋和在脫貧工作一線的“老師”親身經歷的講述,讓孩子們實實在在看到勝利得來不易,這樣的課應該多上,孩子們更需要這樣有溫度的教育。

  ——江漢區紅領巾實驗學校四(2)班王梓睿爸爸

  (長江日報記者 劉嘉  通訊員 宋驥)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