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中國車谷:讓“聰明車”開上“智慧路”
2021-05-31 11:25:05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李玥

  原標題:擔綱首批智慧網聯汽車協同發展國家試點 中國車谷:讓“聰明車”開上“智慧路”

中國車谷:讓“聰明車”開上“智慧路”_fororder_01

龍靈山景區內,19輛自動駕駛汽車已投入運營。(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梅濤 攝)

  住建部、工信部近日印發通知,確定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長沙、無錫6個城市,為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慧網聯汽車協同發展首批試點城市。

  據悉,此次試點工作,共吸引全國37個城市申報。武漢以武漢經開區為主要載體,成功入圍。未來,這裡將開展智慧化基礎設施建設、新型網絡設施建設、車城融合服務平臺建設、自動駕駛示範應用以及有關標準規範制定等多項工作,並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作為我國三大轎車生産基地之一,面對汽車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發展趨勢,武漢經開區將新能源和智慧網聯汽車作為重要發展方向,積極推進應用示範,打造創新平臺,培育産業生態。從兩年前國家智慧網聯汽車(武漢)測試示範區正式授牌,並頒發全球首張自動駕駛商用牌照,到成為工信部“基於寬頻移動互聯網的智慧汽車和智慧交通應用示範區”、住建部“城市智慧汽車基礎設施與機制建設試點”,再到如今“擔綱”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慧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重任,中國車谷正一步一個腳印,引領武漢智慧網聯汽車産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基礎設施”加速跑   1300畝封閉測試場年底建成

  智慧基礎設施,是智慧網聯汽車發展的“基礎底座”。

  據了解,在我國,智慧汽車採用的是單車智慧與車路協同相結合的技術路線,不僅要有“聰明的車”,還要建“智慧的路”。為此,近年來,武漢經開區在大力發展下一代汽車的同時,加快推進智慧網聯汽車基礎設施建設,以“智慧的路”服務“聰明的車”。

  2019年9月,國家智慧網聯汽車(武漢)測試示範區在武漢經開區智慧生態城正式掛牌。經過兩年建設,已開放測試道路125公里,其中106公里完成車路協同智慧化改造,全面覆蓋5G信號、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統、路側感知設備、車路通訊系統等智慧基礎設施,是全國最大的5G車路協同智慧網聯汽車示範區,具備高等級自動駕駛測試運行條件。

  “這是國內首個獨立組網的商用5G通訊網區域,並採用先進的車路協同系統,為示範區內的智慧網聯汽車測試、示範應用提供支撐和技術驗證平臺。”武漢經開區智慧生態城管理辦公室主任王豐偉介紹,自掛牌以來,示範區已吸引東風公司、海梁科技、深蘭科技、文遠知行、行深智慧等數十家國內自動駕駛企業前來接受“大路考”,推動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快速更新迭代。

  眼下,武漢示範區正加速擴容,推動開放測試路段在經開區全域覆蓋,打造應用場景最豐富的智慧網聯和自動駕駛測試及運營示範區。

  作為智慧基礎設施的另一重要組成,總投資40億元、規劃用地面積約1312畝的武漢智慧網聯汽車封閉測試場,也正加快建設。在武漢經開區東荊河河畔,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看到,工地上樁基林立,機器轟鳴,數千工人全力以赴,確保測試場年底投入運營。

  “該測試場採用全球最領先技術,建成後,將成為國內首個面向智慧網聯汽車法規測試和産品研發的大型專業封閉測試場。”王豐偉介紹,測試場將建設涵蓋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柔性測試廣場、極限性能測試、極端環境測試等10大功能區,以及整車倣真實驗室、信息安全實驗室、駕駛模擬實驗室、智慧網聯雲控平臺等一流設施,滿足多品類車型開發、測試需求。

  “比如極端環境測試區內,會模擬下雨、颳風、雷電、冰雪等不同天氣,以測試車輛的反應和性能。在極限性能測試區,還將建設一條4.3公里的國際二級賽道,最高時速可達350公里,滿足國際F2賽事的比賽需求。”

  讓“聰明的車”開上“智慧的路”,武漢經開區還加快打造人、車、路、物、雲互聯互通的數字城市智慧底座。目前,已建成160平方公里的高精度城市三維空間模型,安裝1800個路側智慧設備,並搭建了“開放、包容、共享”的車城網平臺。透過車城網電子大屏,經開區內公交車、計程車、電動單車實時運行狀態,甚至馬路上井蓋是否鬆動,也清晰可見。

  據悉,此次試點工作開展後,武漢經開區將全面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以市場應用為導向,加快佈局5G網絡、高精度定位系統、物聯網感知設施,儘快建成城市通信網、定位網、車聯網、新型智慧城市全域物聯感知網等新型網絡設施,構建“車城網”基礎設施體系,為數字城市建設積累經驗。

  “應用落地”加速跑     打造國內最豐富的自動駕駛應用場景

  手機預約、停靠點上車、掃碼免費乘坐;車輛啟動後,方向盤、剎車、油門等全部自動操作,遇到紅綠燈自動停行,遇到前方有車或行人,還能自動減速避讓……在武漢經開區,一輛輛帶著“帽子”的東風風神E70純電動車穿梭于大街小巷,吸引不少市民前來“打卡”

  這是東風公司牽頭打造的自動駕駛計程車隊,它搭載著國內最先進的自動駕駛技術,於今年2月在武漢經開區成功“上路”,市民只需通過手機APP預約,就能免費試乘。

  目前,東風公司已在武漢經開區上線53輛Robotaxi,設置目的地22個,線路總長200多公里。截至5月底,車輛安全運行48萬公里,接待乘客超過5000人次。明年還將增加投放至200輛,打造全國最大規模的自動駕駛車隊,自動駕駛汽車示範區域從武漢經開區拓展至武漢主城區,並開通至主要交通節點的運營線路,讓自動駕駛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東風Robotaxi的快速發展,只是中國車谷加速智慧網聯汽車示範應用的一個縮影。隨著國家智慧網聯汽車(武漢)測試示範區的加快建設,目前,武漢經開區已落地一系列規模化、可持續運營的智慧應用,自動駕駛場景已覆蓋公交、環衛、景區接駁、無人配送、代客泊車等多個場景,成為全國擁有自動駕駛應用場景最多的城市。

  龍靈山景區已建成國內首個自動駕駛主題景區,公交接駁、物流配送、共享出行、智慧停車、清潔環衛等7大類型的19輛自動駕駛汽車投入運營。在江漢大學,13輛無人駕駛售貨車、物流配送車進駐校園,為師生提供無人售賣、物流配送服務。

  依託車聯網等技術,武漢經開區已有236台智慧公交、5輛ADAS公交投入運營,首條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公交線路即將開通。今年,還將為1萬台社會車輛加裝車路通訊智慧裝置。

  根據試點工作方案,下一步,武漢經開區還將加快拓展智慧網聯計程車、公交車、接駁車、物流車、環衛車等應用,持續增加智慧網聯汽車及車城融合應用場景,逐步探索自動駕駛技術商用量産。同時,建立全域智慧公交運營系統,對其餘24路公交線路200多臺車輛進行智慧改造,以實現智慧網聯車規模化運營,提高公交準點率和安全性。

  “産業集聚”加速跑    智慧網聯汽車産業“生態圈”現雛形

  今年4月,國內領先的智慧電動汽車企業小鵬汽車,正式落戶武漢經開區,擬投資百億建設整車及動力總成工廠、研發中心,用於製造下一代全新智慧電動汽車,開展智慧網聯汽車技術、AI自動駕駛技術、車聯網技術研發。

  這是繼神龍、東風、吉利之後,又一國內大型車企落戶中國車谷。至此,武漢經開區集聚了除美係以外的日係、法係及自主等三大車係,“十四五”期間,汽車整廠有望突破10個,蓄勢提力推進汽車産業向“下一代汽車”轉型升級。

  與小鵬汽車一街之隔,武漢吉利路特斯項目建設如火如荼。該項目總投資200億元,計劃明年10月正式開始小批量生産,首款車型將是路特斯高端新能源車。

  作為紮根車谷的龍頭車企,東風公司也正持續發力新能源、智慧駕駛兩大領域。去年東風宣佈,4年內將在武漢投資400億元,佈局新能源汽車、智慧網聯以及自動駕駛技術、共享出行等新業務。目前,投資超百億元的嵐圖高端新能源乘用車及銷售總部項目已正式開工,首款智慧電動SUV將於今年三季度上市交付用戶。總投資近百億元的東風雲峰,首臺試製車已下線,計劃今明兩年投放三款日産戰略車型,搭載先進的三電系統技術、領先的車聯網技術、先進的主動安全和自動駕駛技術等最新的日産技術。

  以整車企業為龍頭引領,一批上下游創新型企業正加快進駐中國車谷,一個智慧網聯和自動駕駛産業“生態圈”逐步形成。

  以東風自動駕駛領航項目為例,這個由武漢經開區與東風公司共同出資6億元打造的自動駕駛示範應用平臺,已吸引AutoX、元戎啟行、馭勢科技、文遠知行等11家科技公司落戶武漢,涵蓋人工智能、鐳射雷達、毫米波雷達、車聯網、高精度地圖等多個關鍵領域。

  吉利路特斯的落戶,則帶來了億咖通、芯擎科技等一批産業鏈企業。其中,億咖通落戶4年産值增長14倍,成長為獨角獸企業,其研發的第一、二代汽車晶片已大批量生産,累計用戶量達250多萬;第三代汽車晶片年中即可實現商業化、批量裝車。

  據悉,以此次試點為契機,武漢經開區將加快車聯網、車載感測器、晶片、高精地圖、自動駕駛系統等關鍵領域産業培育,力爭到2025年,累計引進2—3家新能源整車企業,新能源與智慧網聯汽車總産值超1000億元,建設成為國家車聯網先導區,全面推動中國車谷高品質發展。(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謝慧敏 通訊員 孫亞雲 呂作璐)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