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挑戰杯”紅火展開——1.6萬名青年學生在實踐中感悟紅色精神
編者按
今年3月,湖北省第十三屆“挑戰杯·中國銀行”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以下簡稱“挑戰杯”)啟動,吸引省內10萬餘名大學生參賽。5月,省級復賽落幕,共收到106所高校1100件作品,參賽高校及作品數量創歷史新高。
與往年相比,本次“挑戰杯”注重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激發大學生創新創造精神。本報今起推出“挑戰築夢 科技強省”專欄,展現湖北青年學生積極參加“挑戰杯”大賽、踴躍投身湖北創新驅動發展的青春風采,敬請關注。
風華正茂的中國共産黨即將迎來百年華誕。
團省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挑戰杯”大賽增設紅色專項,鼓勵大學生通過重走紅色足跡、訪談紅色人物、挖掘紅色故事等方式感悟紅色精神,吸引全省78所學校、1939個項目團隊、1.6萬名青年學生參與。
5月下旬,紅色專項賽事落幕,湖北省共有22件作品獲全國獎項。
引領新時代青年傳承紅色精神
上世紀60年代,三線建設啟動。
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生馬小鳳與8名同學一起,以湖北地區三線建設為重點,開展系列調研。
“我們訪談了70余位三線建設親歷者,其中有兩位老人讓我印象格外深刻。”馬小鳳説,兩位老人現已80多歲,樸素而率真,將青春熱血都奉獻給了國家建設,無怨無悔。
除了與老一輩“三線人”對話,馬小鳳團隊還調研三線建設建成遺存、挖掘與解析三線建設紅色精神,提出紅色基因傳承與弘揚的策略和建議。他們以此為主題舉辦多場微黨課、主題黨日活動,將三線精神傳達給同學們,激勵大家堅定建設國家、投身發展的信心決心。
最終,《三線精神薪火傳,時代建設使命擔——三線建設工業遺産及紅色精神傳承調研實踐》項目在“挑戰杯”紅色專項賽中,斬獲全國特等獎。
“今年1月起,我校啟動紅色專項賽,共有400余支隊伍,近3000名師生參與。”華中科技大學團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學生們紛紛重走紅色足跡,在鄉村振興、生態建設、科技創新等方面展開實踐與調研,並以推文、微團課、微黨課巡講等形式進行宣講、傳播。
“我們會將參加紅色專項賽的過程、心得、成果轉變為生動、深刻、持久、有生命力的紅色課堂,轉化為迎接建黨百年、傳承紅色基因、開展黨史學習的實際行動,引領青年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該負責人説。
在更多人心中播下愛黨愛國的種子
國旗文化,怎樣融入社區治理?
武漢科技大學學生宋一輝是校國旗班成員。參加“挑戰杯”紅色專項賽時,他與隊友選擇了這一課題,想借此機會推廣國旗文化,幫助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武漢科技大學國旗班成立已有31年,成員們經常受邀去社區、小學等地升旗。他們發現,通過愛國主義教育提升居民文明素養,能更好地幫助實現社區自治。
於是,團隊成員走進武漢市青山區24個社區開展活動,並以各社區64所“四點半學校”為主要陣地,與10余個社區簽訂長期合作協議。
“有一次,我們去一所小學升旗。孩子們唱著國歌,看國旗冉冉升起,升完旗都不願離開,要聽我們講一些關於國旗的小知識。”宋一輝説,這讓他意識到,作為大學生,有義務將紅色文化帶入社區,在更多人心中播下愛黨愛國的種子。
基於這段經歷,他們形成《基於國旗文化的城市紅色社區治理模式研究》項目。
“為引領同學們通過實際感受黨的百年偉大成就,我校發動學生利用假期開展實踐活動,共收到2171件作品。”武漢科技大學團委有關負責人説,該校團委將組織開展“挑戰杯”紅色專項賽獲獎作品校內巡展,加強對學生紅色教育的引領效力,鼓勵學生勇於創新、不斷探索,為傳承紅色基因、傳播紅色文化貢獻青春力量。(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曾雅青 實習生 童瑩瑩)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