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湖北小龍蝦“鏈”出1300億元綜合産值
2022-02-21 09:49:51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2000萬財政貼息撬動銀行13億貸款 小龍蝦“鏈”出1300億元綜合産值

  “鏈長”給力,小龍蝦高點起跳,實現精彩跨越。2月14日從省財政廳獲悉,在鏈長制推動下,我省小龍蝦産業發展迅猛,2021年綜合産值突破1300億元,達到1325.4億元,同比增長26.5%,增速創近年新高,朝著“十四五”末2000億元目標奮力前行。

  “鏈長”破解大難題

  眼下,正是小龍蝦生産消費淡季,但湖北閩洪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的水産品交易市場一期工程正在加快建設,預計8月完工。閩洪集團法人代表林國雅説,自從小龍蝦産業鏈有了“鏈長”,他的信心和勁頭更足了。

  去年初,作為強農的重大舉措,我省對10個農業主導産業實施鏈長制——一條産業鏈一名省領導領銜、一個牽頭單位負責、一個專家團隊指導、一個工作專班推進,打破農業産業發展瓶頸,培育壯大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按照方案,省財政廳為該産業鏈牽頭單位。

  湖北小龍蝦,産量連續15年居全國第一,2020年綜合産值就已過千億元,産量約佔全國淡水産品産業的四成,享有“世界小龍蝦看中國,中國小龍蝦看湖北”的美譽。然而,面對全國小龍蝦産業日趨激烈的競爭,湖北小龍蝦市場佔比逐年下降;深度加工比例有待提高;種質退化困境亟待解決……

  這些橫亙在前的難題,需要強化統籌,政策扶持,各方聚力。

  “鏈長”上任,正當其時。省內,馬不停蹄走企業訪專家,調研問計;省外,學習標杆,虛心取經。作為牽頭單位,省財政廳發揮職能優勢,梳理出臺支持政策,建立完善機制,下放審批權限,簡化資金流程,清除政策落地阻礙。

  小龍蝦主要産地出臺配套措施,如潛江整合財政專項資金3億多元,助力小龍蝦産業。

  2000萬撬動13億

  養殖面積890多萬畝,産量達107.68萬噸,同比增長9.6%,這是我省2021年小龍蝦的“基本賬”。

  這些小龍蝦用15噸的卡車運載,可裝7.18萬輛卡車,挨著排可從武漢排到江蘇鎮江。

  如此大規模的小龍蝦,收購、加工短期需要大量資金。然而,調研發現很多市場主體不敢貸、不願貸、貸不起。

  如何破解難題?

  一方面發力“産業端”,提升競爭力。推行小龍蝦養殖加工標準化;引入新技術新設備,降低勞動力成本;加強研發,將一隻蝦“吃幹榨盡”。

  另一方面發力“金融端”。省財政廳牽頭,組織漢口銀行、湖北銀行、交通銀行等10余家金融部門與企業對接,量身打造蝦農貸、蝦鏈貸、龍蝦寶、訂單質押貸、應收賬款質押貸等54個系列産品貸;省財政給予貼息政策支持,2021年用2000萬元財政貼息,撬動銀行貸款13億元。

  潛江市柳伍水産食品有限公司是省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去年,該公司獲貼息42.09萬元,資金成本大減,公司産值一舉突破10億元,同比增長五成多,創下歷史新高,躍居全國小龍蝦加工十強企業。

  擠出5000萬元財政資金,獎補倉儲保鮮基地建設、技術改造,湖北潛網生態小龍蝦産業園集團、華山科技公司等18家企業受益。眼下,一批“管長遠”的小龍蝦産業基地設施,正在加快建設。

  潛江龍蝦連鎖店開到西安

  “您好,您訂的麻辣小龍蝦,請收貨。”隨著鈴聲響起,武漢市民吳先生網購的小龍蝦到了。

  小龍蝦,典型的消費拉動型産業。每當小龍蝦消費季,武漢夜市餐飲一片火紅。然而,一方餐桌難以讓小龍蝦“爬”得更遠。

  開發新品類,探索新渠道,湖北小龍蝦要成為信息時代的“網紅寵兒”——

  實施融合縱深戰略,依託省農科院加工所開展小龍蝦休閒即食産品研發、小龍蝦機械化裝備研發,目前已開發出5種休閒食品。赤壁市領導通過湖北日報全媒體平臺,隔空喊話潛江市領導,倡議赤壁青磚茶攜手潛江小龍蝦,打造“蝦茶之戀”新産品。據透露,由潛江市神尊公司研發的蝦茶道等預製菜品即將端上餐桌。

  實施走出去戰略,拓展藍海市場。借鑒“沙縣小吃”“廣西螺螄粉”模式,推進“總公司+子公司+門店”三位一體的運作模式,我省已在西安探索設立3個“潛江龍蝦”餐飲連鎖店;開展品鑒會、推介會,參加博覽會等活動,提升湖北小龍蝦品牌和龍頭企業的知名度。

  在小龍蝦主要産地潛江,緊緊圍繞“潛江龍蝦”區域公共品牌和國家級品牌建設,近年來投資數千萬元實施潛江龍蝦“走出去”戰略,促進潛江龍蝦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實現251.8億元。

  大地回春,春光無限。得益於小龍蝦産業鏈的強力推進,經過一冬休眠的小龍蝦,將在2022年長得更大更壯,蹦得更高更遠。(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愛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