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湖北基層供銷社恢復重建至1373個
2022-10-17 10:23:13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蔣碩

  原標題:基層供銷社恢復重建至1373個 基本覆蓋全省鄉鎮,農民社員5年增5倍

  曾經薄弱的基層供銷社,變大變強了。10月11日從湖北省供銷合作總社獲悉,湖北省實施“基層社恢復重建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果。目前,基層社社員達到45.2萬人,其中,農民社員人數5年增長5倍多,由2016年5.15萬人增至2021年33.3萬人。

  “找到組織了,再不用自己愁産愁銷。”35歲的熊港今年6月成為社員後,種田輕鬆了很多。今年他只管收穀子,後續的烘乾、出米、銷售都由供銷社解決,而且“不壓價”“一手錢一手貨”;養的20多畝螃蟹也由供銷社負責聯繫銷路。熊港的輕鬆,得益於武漢市蔡甸區侏儒山供銷社的改革“復活”。

  基層社是供銷合作社在縣以下直接面向農民的綜合性經營服務組織,是供銷合作社服務“三農”的重要載體。因歷史原因,在上一輪供銷合作社體制改革後,基層社一度陷入低迷困境。2014年,全省基層社數量僅696個,比最多的1984年1800個減少61%。

  根據中央和省委相關舉措,2015年起,湖北省實施“基層社恢復重建工程”,以恢復基層社服務功能。

  幾年來,湖北省通過“空白抓重組、薄弱抓改造、較強抓提升”,分類改造薄弱基層社。秭歸縣12個鄉鎮供銷社全部掛牌,發展農村電商、茶産業和臍橙産業,徹底扭轉基層社“空白縣”的局面。通過招商引資開放辦社,襄陽市襄州區社恢復重建14家基層社,領辦創辦127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組建6家社屬企業,社有資産達5000多萬元,從一個較薄弱縣級社蛻變成一類實力社。

  6年來,湖北省基層社逐年恢複元氣,為農服務擴面提質。目前,基層社已經從傳統、單一的日用品、農資經營,向構建綜合性、規模化、現代化、可持續的為農服務體系轉變。土地託管、統防統治、收儲加工、配方施肥、電子商務、農村合作金融已成為基層社為農服務的主攻方向。

  谷城縣錦繡明珠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供銷社的電商平臺,今年增加30多萬元的銷量。30歲的理事長唐明珠欣喜地説,今年初入社,已明顯獲益。

  截至2021年底,全省基層社總數達1373個,基本實現鄉鎮全覆蓋。目前,全省已有190個“綜合實力強、服務功能全、與農民聯結緊”的基層社獲評全國總社標杆社。2019年新創建全國標杆基層社44個,居全國第一。“爭取2025年全省基層社社員達到150萬,真正實現‘農民得實惠、基層社得發展’的新發展格局。”省供銷社相關負責人表示。(湖北日報記者陳莉霖、通訊員胡曉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