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接表演到賣文創 年輕人當主角唱響“龍小獅”IP
“00後”把龍獅舞起來,“95後”讓“龍小獅”IP亮出來。3月1日上午,宜昌市伍家崗區第八屆伍家龍獅文化宣傳周暨“喜盈門”杯龍獅爭霸賽現場,全“00後”隊伍的參加成全場焦點,“95後”擔綱設計的龍獅文化IP“龍小獅”更是引來群眾熱捧。
“00後”接棒 舞龍舞獅有了新生代
“快看,哪吒在舞龍!”
當一身哪吒裝扮的伍家鄉旭光村村民嚴書娟,作為掌珠人亮相舞臺時,揮、舞、挑、撥等傳統的動作,因“哪吒”的出現格外引人注目。
“全靠村裏年輕人建議。”37歲的嚴書娟介紹,隊伍訓練時,村裏的“00後”就提議把現在火熱的哪吒元素融入表演,傳統技藝有了新鮮感,效果確實不錯。
“把老祖宗留下來的技藝傳承和發揚下去,這就是一種‘時尚’。”剛完成表演的22歲三峽大學科技學院大三學生高山説。
22歲的高山來自湖北恩施。兩年前,跟隨伍家鄉的同學第一次深入了解了龍獅技藝,隨後加入表演隊伍。在他看來,龍獅元素已經“潮”了千年,能健身又能讓人更加積極樂觀,是響噹噹的“流量密碼”。
“25支參賽隊,有13支出現了‘00後’的身影,其中8支隊伍全部由‘00’後組成。”伍家鄉伍家鄉社會事務辦公室熊妍介紹,本次賽事讓更多年輕人加入到傳統技藝表演中來。
“表演+創收” 傳統文化受市場追捧
伍家鄉舞龍舞獅的傳統最早可追溯到清朝中後期。 2008年,伍家鄉以舞龍舞獅為特色,成功入選“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濃厚的民間文化表演氛圍,也孕育了巨大的商機。
48歲的共升村村民楊開林被譽為“宜昌獅王”。他先後成立龍獅慶典公司和龍獅文化傳播公司,把“草臺班子”變成“正規軍”。
今年春節期間,楊開林受邀帶領團隊在宜都三峽千古情景區駐點表演,從臘月二十九到正月初七,他們的表演始終人氣滿滿。
“單場的收入在1到2萬元不等,最多的一天,要接10多個預約電話。”楊開林介紹,他的團隊以“00”後為主,龐大的市場需求震撼到了這些年輕人。2024年,他承接的表演營收近300萬元。
“既享受了龍獅魅力,又有創收,這種感覺很不錯。”20歲的劉永樹春節期間參與龍獅表演,僅半個月就收入5200元。他覺得,這將是自己未來創業的方向之一。
近年來,伍家鄉培育和扶持各類表演團體近50個。“伍家龍獅”品牌走出去擁抱市場,也讓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其中。
IP賦能 “伍家龍獅”謀求産業化發展
特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光局限于單一表演是不夠的。3月1日,伍家鄉龍獅文化IP“龍小獅”亮相,引來群眾的歡迎。
伍家鄉工作人員胡晨欣介紹,“龍小獅”IP及文創産品設計全部由鄉里“95後”和“00後”唱主角,他們既是龍獅技藝的參與者,也是時尚元素的融合者。
“傳統技藝不僅要傳承,更要擁抱市場和時代。”伍家鄉鄉長羅雲介紹,2018年開始,鄉里每年拿出專項資金,用於推動龍獅文化活動開展。龍獅IP的推出,讓伍家龍獅聚合品牌效應,嘗試打造從演藝到文創産品完整文化産業鏈。目前,伍家鄉已進行相關商標註冊,推進歷史文化傳承和活化利用,研發出品類更豐富的文創産品。(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義超 通訊員 趙丹 龔艷菊 李美嬌)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