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詮釋了什麼叫艱苦奮鬥”——記者談心目中的塞罕壩
“雖然回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每當工作感到疲勞時,或者在嘈雜的馬路上走,甚至看到綠色,都情不自禁地想起塞罕壩。一想到那片林海、蔚藍的天空、清新的空氣,頓時覺得渾身清爽起來。我發現,塞罕壩的綠已經根植在我的心底。”新華社記者侯雪靜曾經在塞罕壩機械林場蹲點採訪半個月,和同事一起撰寫了長篇通訊《從一棵樹到一片“海”——塞罕壩生態文明建設範例啟示錄》。如今對於她來説,“塞罕壩”這三個字有著特別的意義。
侯雪靜牽掛著塞罕壩的綠,中央電視臺記者郭潔則對塞罕壩的黃昏唸唸不忘,“黃昏已至,落日未曾離去,余暉透過鑲了金邊的雲層灑下幾個光柱,在林海上打下幾個圓圓的投影。這是七月塞罕壩的一個普通的黃昏。我就想,塞罕壩55年的發展歷程中,應該有過很多個這樣美麗的黃昏”。
同樣,在現代快報記者孫蘭蘭心目中,塞罕壩的美,驚心動魄,“漫山遍野的綠,靈動通透的藍,氣勢磅薄的日出,璀璨夢幻的銀河,壯麗的風景不斷地衝擊著我的視覺”。
更讓孫蘭蘭感到震撼的是,有一處山崖的剖層,上面林木蔥鬱,裸露出來的斷面以一種突兀的姿態,出現在眼前。斷面最上層只有薄薄的幾釐米泥土,跟皮膚一樣,下面全是石頭。通過深入採訪她還發現,許多地方甚至連“皮膚”都沒有,裸露的地面泛著白,就是灰白色的沙地。這樣的地表生態,用“貧瘠”二字形容都覺得遠遠不夠。
“是什麼樣的神奇力量,讓這樣的土地,長出參天大樹,還有了茫茫林海的豐饒景象?”孫蘭蘭和其他記者一起,尋找著答案。
“一是塞罕壩人的堅韌不拔。如果沒有創業者們不計回報的堅持,沒有第二代、第三代無怨無悔的堅守,就不會有今天的塞罕壩。二是科學的態度。塞罕壩人始終很冷靜,他們並不是隨隨便便要去征服一塊不毛之地,而是找到了樹木可以存活的證據,摸索出一整套造林護林的有效辦法。”孫蘭蘭總結説。
郭潔説,從一片荒漠變成百萬畝林海,很難想像都經歷了怎樣的艱難時光。氣候條件極端,乾旱、高寒、高海拔,住窩棚,吃難以下咽的食物,369名創業者就這樣白手起家,最終創造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這裡詮釋了什麼叫艱苦奮鬥,他們擁有真正的艱苦奮鬥精神”。
“艱苦奮鬥”這四個字看起來簡單,卻有著千鈞的重量。
人民日報評論部編輯李斌認為,塞罕壩的奇跡,從生態上説是生態修復的奇跡,從精神上説是不負使命的奇跡,“人都是理性的。支撐一個人敢於吃苦、肯于吃苦的,肯定是比物質享受、身體舒服更高層次的精神滿足。所有的堅持和付出,都是因為有信唸有信仰。塞罕壩人的精神滿足,就是完成國家賦予的神聖使命,就是為了讓子孫後代更幸福,讓他人更幸福”。
“對好日子的渴望,對努力奮鬥過後獲得精神滿足的渴望,是人類永不過時的追求。這麼説來,艱苦奮鬥的精神對任何時代都意義重大。”郭潔説。
正是因為艱苦奮鬥,塞罕壩才擁有了如今動人的面貌、可人的容顏,才值得人們一遍又一遍地去親近、去品讀。
在李斌看來,塞罕壩人對樹木有著特殊的感情,只有徹底認同了綠色發展理念,真心參與過綠色發展實踐,才會有如此深刻的感情。他們視每一棵樹如生命。塞罕壩的成功至少説明,生態修復不是夢。環境再惡劣,只要堅定決心、持續實幹苦幹,再用上科學方法,就可以實現沙漠變綠洲。
“在塞罕壩,我體會到了什麼叫生態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感受到什麼是天人合一,明白了山水林田湖草真的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侯雪靜説。(光明日報記者 王國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