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11”有啥新變化

2017-11-09 10:27:36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今年“雙11”有啥新變化——

  玩轉OTO 投遞更智慧

  “雙11”,這個電商行業的年度盛會,今年是第9個年頭。預售、定金膨脹金……今年“雙11”,各大電商平臺的促銷活動不斷推陳出新,河北省電商企業、快遞物流業也積極備戰。與前幾年相比,消費者的網購熱情沒有減退,但購物選擇更為理性。

  電商企業:微信行銷給力,實體體驗店反哺

  今年的“雙11”進入倒計時,“全國電子商務百佳縣”的清河,大大小小的羊絨製品電商忙著催看訂單、裝卸貨物……

  “我們在網絡店舖中添加了微信二維碼,網店與微信的互動大大帶動了銷量。我們還用客戶發展客戶,老客戶每介紹一位新客戶,便可在網店享受9折優惠或購物返款。”説起行銷措施,清河帕米爾羊絨製品公司負責人赫華敬很是自豪。

  筆者在走訪中看到,這家公司正忙著裝修實體店。赫華敬説,公司現在是網絡與實體店融合發展,實體體驗店不僅能帶動線上成交量,還培育了忠實客戶群。近年來,隨著購物平臺的增多,消費流量逐漸分散,很多消費者更願意看到實物再購買。應對這種新變化,電商就要走OTO模式,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目前在清河,像帕米爾這樣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電商佔到30%以上。

  11月初推出“會員IN卡”的36524便利店,也嘗到了與新媒體融合的甜頭。該公司網絡部運營經理武滕告訴筆者,有了這款依託微信註冊的會員卡,消費者在線上線下購物時都能積分,還能同步享受到會員專屬的“雙11”折扣。

  “不到10天,已有16.3萬名消費者申請開通了‘會員IN卡’。”武滕欣喜地説,再加上“雙11”期間的行銷推廣,忠實顧客的數量將會越來越多。

  快遞物流:航空、陸地智慧互聯,加大直髮直運力度

  根據預測,今年11月11日至20日,快遞全行業處理的郵件(快件)預計同比增長50%左右,收件量約為6400萬件,派件量約為7700萬件。面對包裹“洪峰”,往年屢被“吐槽”的快遞業準備好了嗎?

  河北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公共事務經理尚寶昌介紹,今年順豐將利用航空、陸地智慧互聯的物流網絡保障運輸速度。“雙11”期間,預計投入航空運能近7000噸,峰值日增加支幹線車輛兩萬多車次。

  “強化郵件直髮直運力度,減少郵件經轉,通過實行兩日一班集量發運、兩地串列等運輸模式,進一步提高省際郵件的直達比例。”中國郵政河北省分公司包裹快遞部總經理曹力英介紹,“雙11”期間,為了提高效率,收寄端將對業務量大的城市開展集包封發,將符合出口集包標準的郵件按照寄達地區進行容器封裝,強化均衡生産和分揀前置,有效提高集包封發郵件的經營效益和處理運輸效率。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等逐漸應用在快遞物流業,數字化、智慧化已成為各家快遞公司提速的一個突破口。

  為進一步提高快遞服務水準,順豐將用數字化手段實現快遞物流的全程管理。通過智慧終端、智慧語音、智慧倉儲、智慧地圖等手段,將物流的下單、收發、包裝、運輸、倉儲等各個環節緊密聯繫在一起。尚寶昌説,在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幫助下,可預測一個城市甚至每一個派送網點的快件數量,還可以將提前預售的貨品提前發至離消費者更近的管理區域,實現更加合理、高效的整體資源配置。

  此外,京東物流將在“雙11”期間使用全新配送智慧路徑優化系統,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計算,設計出快遞員配送的最優路徑。

  消費者:購物熱情不減,但更趨於理性

  筆者注意到,淘寶官方給出的“雙11”攻略裏,促銷期間各種名目的活動就有14種;京東則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主題購,且多以10元至30元定金為主,成1.5至3倍翻倍;蘇寧易購的消費者可以通過玩遊戲的方式賺紅包……

  對此,不少消費者反映,今年不僅要拼手速,還要考腦力。不過,有了多年的參與經驗,消費者雖然網購熱情不減,但購物更加理性。

  “一些平臺的定金膨脹金要靠搶,只有在指定時間內前多少名的才有機會翻倍……各種各樣的規則太多了,一個電商平臺上就有好幾種玩法。”在某省直機關工作的趙先生坦言,各種促銷手段讓人看得眼花,但他不會被誘導,還是會選擇購買真正需要的商品。

  “感覺現在電商促銷已經常態化了,一年到頭都在搞促銷。‘雙11’也不一定能便宜多少,而且送貨到家要等很久,不打算像往年那樣‘買買買’,也就買些當下需要的東西。”保定市的韓女士説。

  石家莊市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高文海認為,“雙11”營造了一年一度的消費狂歡氛圍,其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今年各大電商的促銷活動花樣百齣,可過度行銷的背後,有可能會導致過度浪費。消費者要理性購物,需要買的就買,不需要的不要買,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高文海提醒消費者,在“雙11”這樣的促銷節點,消費者需特別注意網購過程中的流程和細則。如果網購商品存在品質問題,消費者可尋求工商部門或其他第三方維權機構的幫助。(通訊員 閆秀珍 記者楊玉、潘文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