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由小到強的嬗變之路

2018-10-17 15:56:05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責編:董健雄

  國際在線河北頻道消息:“1978年月收入42元,2018年月收入4594元。40年的時間,增長了100倍呀。”8月22日,秦皇島海港區退休教師荊國舫翻開了自己參加工作以來的工資收入統計本,前後鮮明的對比,令他無限感慨。

  40年的深刻變化,記錄在普通市民的賬本之中,也鐫刻在秦皇島市經濟由小變強的嬗變當中。1979年,秦皇島市地區生産總值僅為9.42億元;2017年,全市地區生産總值1506.01億元,是1979年的160倍。現在全市經濟結構日益合理,一二三産業協調並進,徹底改變了以農業為主的經濟佈局,全市經濟走上了高品質發展的快車道。

  改革開放之初,秦皇島市委、市政府採取各種措施,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全市經濟逐步走上健康快速發展的軌道。第六個五年計劃期間,農村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的實施,調動了農民的生産積極性,社會各業凋敝狀況得以迅速恢復,國民經濟基本保持穩定增長,全市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0.6%。

  1983年是秦皇島市葡萄酒産業發展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中國第一瓶幹紅葡萄酒在昌黎葡萄酒廠誕生,結束了中國沒有自主釀造幹紅葡萄酒産品的歷史,也揭開了秦皇島市葡萄酒産業快速發展的序幕。20世紀初,秦皇島市涌現了華夏長城、茅臺、朗格斯等知名品牌,全市幹紅葡萄酒産量佔到全國總産量的30%。近年來,秦皇島市委、市政府把葡萄酒産業發展作為推動高品質發展和提升城市品牌的重要抓手,大力推進葡萄酒與旅遊、文化、康養等相關産業融合發展,推動葡萄酒産業向精品化、個性化、高端化跨越。

秦皇島:由小到強的嬗變之路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原昌黎葡萄酒廠的科研人員分析研製出的葡萄酒

秦皇島:由小到強的嬗變之路

昌黎葡萄酒産業蓬勃發展

  1984年是秦皇島經濟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年份。這一年秦皇島市被國務院確定為沿海對外開放城市,由此引發的一場經濟發展大討論,讓港城人民認清了自己的發展方位,為日後全市經濟健康發展奠定了基調。1984年,秦皇島市委組成了市宏觀經濟調研領導小組,在調研討論的基礎之上,制定了《2000年經濟技術社會發展戰略》,明確提出要把秦皇島建成以港口、旅遊為主,輕型産業結構、環境優美、功能健全、道德風尚好的開放城市。在《2000年經濟技術社會發展戰略》指引下,秦皇島市經濟走上健康、快速發展的軌道。到2000年,國內生産總值實現285億元,人均國內生産總值超過億元,高於全國和河北省平均水準。

  1987年,對於秦皇島市青龍縣的發展來説意義重大。1987年5月10日,青龍滿族自治縣成立,滿鄉發展從此步入新的階段。到2017年成立30週年時,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輝煌成就。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産業轉型邁出堅實步伐,民生事業全面進步,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各族人民生活水準顯著提升。2017年,全縣地區生産總值完成110億元,是1987年的17.6倍;財政收入完成6.9億元,是1987年的65倍;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1362元和9460元,是1987年的24倍和22.5倍。

  進入新世紀,秦皇島市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齊心協力、開拓進取,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顯著成就。到“十一五”時期結束時,秦皇島市綜合經濟實力躍上新臺階。2010年,地區生産總值達到930.5億元;産業結構調整有了新突破,裝備製造、高新技術産業佔比逐漸增強。

  2016年,秦皇島市再次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這一年,國務院批准在秦皇島市設立北戴河國家生命健康産業創新示範區,極大地推動了秦皇島市綠色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經過兩年發展,10余家京津及國際醫療、教育、科研、服務機構落戶北戴河新區,成為京津冀健康醫療服務微中心。

  2018年上半年,秦皇島市生産總值達到797.27億元,同比增長7.7%,實現21個季度以來累計增速的最好水準。從省內設區市對比看,增速居河北省第一位。進入新時代,秦皇島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高品質發展的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深入實施生態立市、産業強市、開放興市、文明鑄市發展戰略,開啟新時代建設沿海強市、美麗港城和國際化城市新征程。

  “改革開放四十年,眼前變化如夢如幻。以往看書無錢買,眼前書房已裝滿。過去工資幾十元,現在月資頂幾年。”退休教師荊國舫感慨40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供稿 圖/文 秦皇島市網信辦 編輯 張瞬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