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金鎖:國家糧庫的一把“金鎖”

2018-11-07 13:00:47  來源:燕趙都市報  責編:董健雄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3d35e8049da977331697dc1dd53164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02923b4cd34faf44dd7c8d1fcf87dfa

尚金鎖為小學生講解糧食知識。資料圖

  3日上午,剛從北京參加會議歸來的尚金鎖,在柏鄉糧庫門口處等待著記者的到訪。這位腳步穩健的“天下糧倉”保管人,聲稱自己絲毫不敢停歇,吃住在糧庫,沒有週六日。他是國家糧庫的一把“金鎖”,要把柏糧做成一家“百年老店”。

  人物檔案

  尚金鎖,河北柏鄉國家糧食儲備庫黨總支書記、主任。1970年8月在縣糧食局參加工作,1974年調到柏鄉糧庫,從事糧食工作48年,擔任糧庫主任31年。

  他帶領柏鄉糧庫從全省最小的一個基層糧站發展成享譽全國的地方國有大糧庫,在糧食經營、管理和科學保糧等方面創下10項全國之最,是全國糧食系統的一面旗幟。

  他連續五屆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先後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道德模範等榮譽,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待遇的專家、省管優秀專家和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科學(技術、管理)專家。

  2008年 北京成功舉辦 奧運會和殘奧會

  2008年8月8日至24日,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舉行。來自204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餘名運動員刷新了38項世界紀錄和85項奧運會紀錄,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奧運會金牌和獎牌零的突破。

  同年9月6日至17日,2008年北京殘奧會舉行。147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多名殘疾人運動員刷新了279項殘疾人世界紀錄和339項殘奧會紀錄。

  作為東道主,中國為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準的奧運會作出了巨大努力,兌現了“兩個奧運,同樣精彩”的承諾,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

  敬畏糧食,把保糧經驗推向世界

  生於1951年的尚金鎖,適逢糧食緊缺的年代。

  兄弟姐妹八個中,尚金鎖排行老七,一個姐姐和兩個哥哥在那個年代不幸夭折。這些經歷讓尚金鎖對糧食充滿了敬畏。

  1974年,尚金鎖離開工作4年的柏鄉縣糧食局,來到柏鄉糧庫工作。當時的糧庫只有6個人、4畝地、倉容量不足100萬斤,是全省最小的糧庫。在一次會議上,糧庫由於工作不到位,沒有評上“四無(無蟲、無霉、無鼠雀、無事故)糧倉”而被點名批評,這件事讓尚金鎖下定決心做一名糧庫保管員,一定要把糧食保管好。

  尚金鎖決定從細節抓起,凡是能夠自己幹的都自己幹。他和他的團隊常年堅持小量糧油搬倒、小型工具修制、倉房維修、平整貨場、清倉消毒、篩揀土糧、整理包裝器材等“七個自己幹”,通過實際工作不斷增強幹部職工保糧護糧的責任感。

  如今,在柏糧道德建設展廳內,還有一張“雨鼓”的照片。所謂的“雨鼓”,就是罩上塑膠布的洗臉盆。為防止夏天夜裏睡覺太沉無法及時發現雨情,把“雨鼓”放在窗外屋檐下,靠雨擊打塑膠布的“砰砰”聲把人叫醒,以便第一時間趕到糧庫保糧護糧。

  根據尚金鎖的回憶,碰到大風大雨,蓋糧苫布被風刮開了,糧庫職工就用自己的身體去壓苫布。有的人被風從糧垛上掀下來,就再爬到糧垛上去;有的人鞋被踩掉了,光著腳還拼命往糧垛上爬;有的人腳被釘子扎破了竟然沒有感覺到疼,直到完成護糧任務後,才發現自己受了傷。

  在尚金鎖和同事們的努力下,柏鄉糧庫在當年就評上了“四無糧倉”,還成了先進單位。但是尚金鎖在工作中很快就發現,管好糧食絕對不簡單,霉變、蟲害、保鮮等問題不解決,國家的糧食就不可能看管好。於是,就有了他用6年時間、8700多次記錄觀測、62000多個數據繪製出的《糧食保管一年早知道示意圖》。這張示意圖用坐標法把一年中每個時期的氣候和糧情變化規律直觀地標示出來,指明保糧的重點和措施,並寫了一萬字的使用説明書,簡單、好記,便於操作,被業界稱為“科學保糧小詞典”。如今,這張示意圖已經被廣泛用於長城以南、黃河以北的廣大糧食企業。

  2016年,尚金鎖在北京“APEC糧食標準互聯互通研討會”及“APEC小農和中小企業糧食減損技術、經驗和有關行動高級別研討會”會議上分享了他搞好糧食保管工作的經驗,受到與會13個經濟體代表的一致好評。9月,他的報告文稿在秘魯皮烏拉APEC糧食安全會議上印發。這標誌著柏鄉糧庫的科學保糧成果已經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改革不輟,把一個小糧站打造成集團公司

  1987年,尚金鎖被任命為糧庫主任。1991年,他揮起了三板斧。

  第一斧,機構改革。機構打亂進行重組,除保留倉儲、財務、後勤、辦公室人員外,成立業務部、信息部,統管糧庫銷售,單位劃小,單獨核算。

  第二斧,人事改革。職工合同制,幹部聘用制。幹部競崗,聘期一到兩年,職工連續3個月掙不到檔案工資,就地免職。

  第三斧,分配改革。原有工資檔案化,只作退休和工作調動時的依據。經營人員的工資與效益掛鉤;服務人員實行百分評議制,按分數定收入;管理人員拿分管公司、科室效益工資的平均數,另有職務津貼。

  這“三板斧”,就是斬斷計劃經濟後路,逼著自己跳進市場經濟的海洋。尚金鎖告訴記者,分配改革帶來的阻力最大,許多老人輪番來找他,希望他收回成命。但尚金鎖堅信唯有改革方有出路,因為在做保管員時,他已經在悄悄地試驗,試驗的結論是,改革勢在必行。

  在折中一年後,大家都嘗到了改革甜頭。第二年,改革全面推開。“後來,我跟大家開玩笑説,咱們還改回去吧。大家都説,可不能,可不能。”

  2004年,糧食市場全面放開,柏糧向現代化企業目標邁進,跨入全面提升階段。2006年12月28日,柏糧順應國內糧食市場化、産業化、國際化大趨勢,構建起集糧食倉儲、貿易為一體的集團公司——河北柏糧集團。

  創新不止, 提質增效連創佳績

  改革不輟,創新不止。

  當全國糧食系統仍在為不壞一粒糧努力時,尚金鎖已經向糧食的“保鮮”發力。

  為了破解高水分玉米不易保管的難題,他們用5年時間創造出“金錢孔”式通風垛,試驗完成了“高水分玉米自然通風降水技術”,實現了不用烘乾,不用晾曬,就可以使高水分玉米降水、保鮮、保質,與傳統方式相比,可降低費用50%—70%,填補了國內空白。

  為了解決東北大豆不耐高溫容易走油的問題,柏鄉糧庫根據用棉被裹著木箱賣冰糕的原理,研究出“大豆包衣安全儲存技術”,三伏天大豆倉內糧溫最高不超過22℃,最低溫度只有8℃,創造了東北大豆在冀中南儲存4年零8個月依然保鮮的新紀錄。

  如今,尚金鎖和他的團隊又瞄準了小麥的保鮮,“成立了科研課題組,準備用3至5年完成。”

  今天的柏糧,已經構建起以“一崗雙責”為主要內容的一體化管理模式,建立了激勵、約束、監督相結合的運行管理機制,同時精簡工作流程,優化業務環節,通過高水準管理實現企業提質增效。

  在市場多變、經營困難的情況下,柏鄉糧庫創造了連續31年盈利的優秀業績,在國家三次清理虧損挂賬中,沒有報過一分錢經營性虧損挂賬,糧庫人均創利、人均經營量、噸經營量費用開支三項主要指標連續21年在全國同行業名列前茅。

  2016年,柏糧與廣東順德區達成協定,代儲8萬噸地方儲備糧,這是廣東跨省儲存地方儲備糧的先例,也是我省為外省市代儲地方儲備糧原糧的第一例。

  心繫農民, 著力推進鄉村振興

  尚金鎖的榮譽已近等身,但他始終心懷農民。

  為了幫助農民種好糧,柏糧及時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為了幫助農民管好糧,免費為農民舉辦保糧技術培訓班。為了幫助農民賣好糧,尚金鎖始終堅持一手糧一手錢,從不給農民打白條,農民何時來,柏糧何時收。

  在如今的扶貧路上,尚金鎖和他的團隊積極籌措資金,支持柏鄉縣的一個貧困村北大江村搞特色農業,邀請河北農業大學的專家為北大江村謀劃一條科學發展的路子。2016年,柏鄉縣委縣政府將該村命名為“柏糧小鎮”。

  67歲的尚金鎖依舊在追求的路上,他在思考著如何把自己的這支鐵軍團隊打造得更有力量。他堅信,步入新時代,柏糧這面旗幟一定能高高飄揚、永遠飄揚,柏糧一定能做成百年老店。(記者 張會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