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曲周縣創新扶貧方式,在注重“輸血”扶貧同時,著力實施“造血式扶貧”,通過送政策、謀産業、授技能,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目前,該縣825戶1941名貧困戶退出貧困行列,佔貧困戶總數的29.3%。
該縣實施科技與鄉村、科技與農戶零距離工程,完善縣鄉村科技信息網絡建設。目前,該縣選派132名科技特派員駐村進企,累計培訓農民6.5萬餘人次,舉辦專題培訓班38期次,實施科技項目16個,推廣新技術9項,引進推廣新品種8個,發放各種技術資料6萬餘份。同時,在全國首創科技小院模式,打通科技到農戶最後一公里。
圍繞經濟發展辦專業、就業創業強技能、脫貧攻堅抓培訓,該縣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造血式”精準技能培訓。目前共舉辦各類培訓23期,培訓1800人,35人實現就業。“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讓貧困戶徹底擺脫貧困,不僅要給他們輸血,還得造血,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拔掉窮根。”曲周縣政府縣長尹麗龍説。
針對懶惰、等、靠、要等“精神貧困”,該縣大力開展文化惠民行動,提高貧困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整體水準。鼓勵各村在村“兩室”創建貧困戶夜校,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安全常識、文體娛樂活動、民俗文化傳承、法治科普、致富技能培訓講座,切實增強貧困戶的脫貧本領和信心。另一方面,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讓貧困人員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實施公司化城鄉垃圾一體化處理;組織選拔致富能手、種糧大戶、創業能人、脫貧戶與貧困戶組成互幫團,用身邊人幫身邊人,用脫貧戶幫助貧困戶。(記者 謝偉娜)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