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去年河北省民營經濟運行趨穩向好
2021-04-09 19:11:12來源: 河北新聞網編輯: 王珊珊責編: 曲浩

  去年,全省各地各部門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統籌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決策部署,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認真落實“六保”任務,出臺系列惠企政策,全力抓政策宣傳解讀、抓措施落地見效,全省民營經濟運行趨穩向好、逐季回升。

  2020年全省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22907.2億元,同比增長4.4%(高於全省GDP增速0.5個百分點),佔全省GDP比重的63.3%。

  強化政策支持,全力推動復工復産

  為支持民營企業克服疫情影響渡過難關,我省精準施策,陸續細化出臺一系列幫扶措施,推動企業復工復産。

  我省印發《關於打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促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為全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産提供了政策指導。

  省直有關部門銜接國家政策,立足落地落實,出臺配套措施,集中解決了民營中小企業面臨的用工難、融資難、成本上升、運輸不暢、産業鏈斷裂、原材料供應不足、疫情防護物資短缺等難點問題。聚焦社會保障、稅費減免等專題,我省組織13個部門開展27場“政策面對面”視頻解讀,點擊量超2000萬人次。

  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發佈信息8150條,新媒體賬號閱讀量達2476.7萬。健全完善跨部門政策信息發佈平臺,推送涉企政策4300多條,累計訪問量近49萬人次。

  落實金融支持政策,有效降低企業負擔

  堅持紓危解困。各級各部門積極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及時出臺支持措施,全面加強督導檢查,確保各項紓困政策直達基層、直接惠及市場主體。我省印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若干措施》《2020年河北省中小企業紓危解困行動計劃》,以最大惠企政策對衝疫情帶來的影響,提振企業信心。精準制定《支持企業應對疫情十條稅收措施》等優惠政策,實施臺賬式清單管理,對減稅降費政策落實情況逐項跟蹤分析,確保高標準落地落實。

  強化金融服務。省工信廳會同財政、人行等5部門組織開展産融對接簽約活動,去年支持工業企業、中小微企業融資額度9070億元、1242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5%、2.3%。省工信廳與中行河北省分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推動設立600億元專項信貸支持我省重點企業發展。依託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找資金”,精準匹配需求,推動融資授信40.3億元。

  落實獎勵政策。全面落實企業掛牌上市、資産證券化、股權投資基金業發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保費補貼等獎勵政策,有效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清理拖欠民營企業賬款。截至2020年12月底,根據全省各級各有關部門上報數據,列入2020年臺賬的政府部門和大型國有企業拖欠民營和中小企業款項16.9億元,清償14.5億元,其中無分歧欠款13.4億元9月底已清零,圓滿完成年底前無分歧欠款應清盡清目標任務。

  實施就業優先政策,確保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促就業政策提效。省委、省政府相繼出臺《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健全促進就業體制機制和操作平臺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支持企業穩定就業存量,開發崗位擴大就業增量,穩企業穩崗位、強培訓促就業、兜底線強服務的政策體系初步形成。

  穩崗政策提標。加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中小微企業,返還標準最高可提至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繳納失業保險費的100%;對暫時生産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適當放寬其穩崗返還政策認定標準。

  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優化升級全省150家創業就業孵化基地,去年100萬人次享受創業服務。創建集創業培訓、創業孵化、創業教育、創業服務、創業評價為一體的河北創業大學品牌,已累計評定20家。實施返鄉創業能力提升行動,加強返鄉創業重點人群、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農村電商人才等培訓培育,落實創業孵化基地房租物業水電費補貼,營造大眾創業良好氛圍。完善創業服務體系,提升創業服務品質。

  推動創新發展,培育新業態新動能

  持續推動創新平臺建設。加大對規模以上企業技術、工藝、裝備、産品創新及集成應用支持,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産業技術創新聯盟等技術研發平臺。圍繞我省重點産業和縣域特色産業,明確産業技術創新路線圖,重點在環京津和沿海地區,佈局建設一批産業技術研究院。去年我省對民營企業引進的37家産業創新創業團隊、32家院士工作站和院士合作重點單位給予了立項支持。

  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程。開設“空中課堂”,開展技術研發、企業管理、産品規劃、人力資源、融資服務等免費網絡培訓;安排2.1億元專項資金補助每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0萬元。以民營企業為重點,持續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計劃,推進苗圃、雛鷹、科技小巨人、企業上市四項工程,強化組織推動、政策聚焦、科技金融、精準服務、考核督導五大舉措。開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省級認定總量已達1600余家,91家企業入圍工信部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推動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建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推動“雙創雙服”活動向縱深發展,初步形成了以科技創業帶動高品質就業的良好氛圍。31家省級眾創空間新入選國家級眾創空間,新增數量位列全國第四,總數達到114家,吸引深圳柴火空間、清華啟迪、北大科技園、黑馬會等20多個國內知名品牌在我省落地。

  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工業設計政策措施落地,開展工業設計進企業進園區進集群活動70余場次,培育省級工業設計項目308個,加速設計與製造對接融合。去年民營企業參與制修訂我省地方標準12項,佔比達36.3%,承擔國家標準化示範試點建設項目10項。培育中國品質獎提名獎5家,省政府品質獎提名獎單位52家、個人27名,形成了一批高品質發展標杆典型。開展雲上“2020年中國品牌日”活動,組織45家知名品牌企業參加自主品牌特色體驗區展示,提升産品美譽度和市場佔有率。

  提升企業家素質,全方位服務企業發展

  開展萬名創新型企業家和職業經理人培訓工程。以“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面向全省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者開展系列培訓服務活動,幫助提升經營管理水準和核心競爭力。目前,在線公益課程培訓人員超過9000人次;依託清華大學、上海交大、浙江大學等高端學府和省內外培訓機構資源,組織開展職業經理人高級研修班3期、專題短訓班12期,培育650人,幫助企業經營管理者拓寬經營理念、提升能力素質、提振發展信心。

  舉辦“百場萬家”公益服務活動。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和中小企業需求,制定《2020年中小企業“百場萬家”公益服務活動方案》,重點圍繞市場行銷、數字化賦能、工業設計、品牌建設、精益管理、政策解讀等方向,優選京東、好品中國、河鋼數字等一批高端服務機構,線上線下為中小企業提供精準服務。

  實施“萬企幫扶”百日攻堅行動。全省組建24個工作專班、500余個聯絡小組,走訪聯繫企業3萬餘次,解決問題7000多個。依託省政企服務直通信息化平臺收集企業問題1248個,已協調解決1210個,辦結率97%。

  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

  持續優化市場準入環境。積極推進“一日辦”“不打烊”改革。印發《河北省建設一流營商環境體系加快企業開辦速度實施方案》,精簡環節,再造流程,推行企業開辦“網上辦、即時辦、聯合辦、一日辦”。2020年9月1日起,全省實現企業開辦一日辦結,全流程網上辦理,做到週末“人在崗、網不斷、事能辦”。持續推進“證照分離”改革,提高中小企業登記註冊效率。

  深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科學制定、動態調整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健全完善檢查對象名錄庫和檢查人員名錄庫,促進檢查對象精準抽取、檢查人員精準匹配。強化頂層設計和探索實踐,組織開展市場監管系統企業信用風險分級分類內部聯合雙隨機抽查。

  推動審批服務提速升級。創新實施“百事通”改革,將準入準營、資質資格等高頻審批事項“一攬子”整合,形成6類106項定制服務套餐,實現“一次告知、一次提交、一門受理、一次辦好”,穩步整合省級12345政府服務熱線,辦事效能明顯提高。在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工作,全省鄉鎮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已實現100%全覆蓋,下放6大類118項政務服務事項,有效破解基層群眾“辦事難、辦事慢、辦事遠”問題。

  堅持多措並舉,推進縣域特色産業振興

  加強督導調度。加大對各市縣域特色産業振興工作推進調度,每季度通報各市縣域特色産業發展情況。去年全省280個縣域特色産業集群營業收入23485.86億元,同比增長14.95%;上繳稅金578.54億元,同比增長4.68%;從業人員446.99萬人,同比增長3.14%。

  培育上市融資。梳理篩選25傢具有較強上市意願且基本具備上市條件的特色産業集群龍頭企業,組織開展輔導培訓、機構對接等培育活動,推動縣域特色産業集群龍頭企業對接資本市場,加速發展壯大。組織開展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遴選10家民營企業實施産權制度專項服務,為企業上市創造條件。截至目前,全省縣域特色産業集群企業掛牌上市企業共233家。

  開展産業雲對標、名縣名鎮認定。面向特色産業集群企業及“專精特新”企業負責人、企業品牌行銷崗位人員組織開展特色産業集群“雲對標”系列學習,邀請西門子數字化體驗中心、湯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及互聯網+創新行銷專家線上觀摩授課、交流互動,學習先進地區、先進企業的新模式行銷經驗,推薦申報48個縣(市)納入名縣名鎮認定程式。(米彥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