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河北涿州:天下第一州 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
2022-07-12 09:45:19來源: 保定日報編輯: 李雨馨責編: 馮薇薇

  原標題:天下第一州,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

(中首)河北涿州:天下第一州,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

永濟公園兩岸綠樹環繞,高樓矗立。熊華明 攝

  在産業協同中精準發力,涿州聚集40多家央企公司著力打造總部示範基地;在創新驅動中深度融合,涿州打造“種業矽谷”,推動“天蓬工程”;在交通協同中加速聯動,通過大興國際機場涿州城市航站樓打造連接全國的橋梁;在生態協同中提升顏值,涿州治理永定河打造四大生態公園,建設京畿文化生態名城。

  日邊衝要無雙地,天下繁難第一州。

  北距天安門60公里,南距雄安新區60里,素有“幽燕沃壤”“督亢膏腴”美譽的涿州,跟北京地緣相接、人緣相親、文化一脈,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獨具優勢。

  近年來,涿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以保定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為指引,聚焦發展第一要務,聚焦堅持人民至上,以服務首都、聯動雄安和推進城市轉型、産業轉型為抓手,厚植與北京“零距離”的區位優勢,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京雄保一體化發展先行區。

  産業協同精準發力

  緊扭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助力央企扎堆轉移疏解,打造總部示範基地的“金飯碗”

  7月盛夏,走進中船重工集團涿州海洋裝備科技産業園,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工程車來回穿梭,工人忙碌作業,火熱的施工現場一片繁忙。

  “涿州海洋裝備科技産業園佔地1000畝,總共引進13個項目,預計項目總投資60億元。達産後可實現年産值180億元,利稅13.6億元,預計提供8000個就業崗位。園區建成後,將成為央企和地方合作的典範。”中船重工集團華北公司副總經理劉振松介紹。

  同樣火熱的施工場景,也在中國五礦科技産業園上演。

  “項目總投資120億元,佔地898畝,主要建設五礦新興産業創新基地、總部研發集聚區,重點引入新材料、冶金建設、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科技型産業,打造由二級企業總部、行業協會、技術研發中心等構成的五礦新興産業集群。”中國五礦科技産業園項目總監王宏民稱,中國五礦集團是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排第65位。

  王宏民稱,建設五礦科技産業園是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整合五礦集團産業鏈,推動科技成果産業化,培育五礦新興産業的重要舉措。目前中國五礦涿州科技産業園東地塊名達科技中心板塊已全面封頂,砌築已全部完成;西地塊中冶裝備産業園主樓已全面封頂,砌築完成10%。産業園預計2022年底竣工,2023年初交付。園區全部建成運營後,預計新增産值50億元,稅收3億元,新增就業崗位2000個,對推動涿州産業轉型升級、經濟高品質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機遇下,涿州的火熱從以下數字中可窺一斑。

  投資100億元的阿裡巴巴雲計算數據中心,投資80億元的中國鋼研航空航天産業園等項目全面推進;投資80億元的華僑城城市客廳,投資71.3億元的中冶總部基地等項目加快建設;投資120億元的中冶名達、名信中心等11個項目陸續竣工;投資10億元的均和雲谷國際信息港,投資19.15億元的華北鋁新能源電池箔等一批優質項目相繼開工……

  涿州市委書記蔡煒華説,深入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涿州緊緊扭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這個“牛鼻子”,立足區位優勢,賦能産業發展,加快項目建設。在推動京雄保一體化發展的生動實踐中,涿州緊盯大型“中字頭”“國字頭”企業開展招商引資,積極引進各大央企的總部和二級總部、三級總部。深化與中國五礦、中國船舶、中國農大、中國鋼研等單位的戰略合作,加快推動中國五礦科技産業園、中船海洋裝備科技産業園、中冶總部基地等項目建設,著力打造央企總部示範基地的“金飯碗”,走出一條具有涿州特色的産業發展之路。

  目前,圍繞智慧裝備製造、新材料、央企總部、影視傳媒、文化旅遊、高端農業,涿州市強力打造“六大金飯碗”,已有央企所屬47家公司,其中二級公司4家,三級公司33家,四級公司9家,教學基地1家。今年以來,涿州共推進河北省、保定市重點項目48個,總投資578億元,其中省重點項目19個,連續兩年全省排名第一。

  創新協同深度融合

  發揮環首都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帶引領作用,打造“種業矽谷”,推動“天蓬工程”,在創新驅動中開闢“新賽道”

  從4月初播種,經過3個月培育,在涿州市和中國農業大學合作的“種子賽道”生産示範與創新試驗基地項目,1400畝地塊已被10多個新品種的鮮食玉米和青貯玉米覆蓋。

  掰下一根鮮食玉米,剝去嫩綠的外皮,露出淺黃色如珍珠般的飽滿籽粒,咬上一口味蕾綻放,水嫩多汁香甜可口宛若水果。

  “一根賣1元錢,一畝地大概收穫3500根,一年能種兩茬。僅水果玉米一項,每畝地就能為農民帶來7000多元的收入。如果算上玉米秸稈青儲的收入,每畝地大概能有近萬元。”中國農業大學涿州教學實驗場黨委書記李克江稱,在科技創新賦能鄉村振興下,“種子賽道”正為農民增收播下新的希望。

  可口的鮮食玉米,只是涿州依託中國農大科技園,利用科技協同的一個縮影。

  依託中國農大技術優勢,涿州市全力打造省級重點農業園區,充分發揮涿州市在環首都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帶中的引領作用,推進涿州市與中國農大在産學研方面深度合作和一系列高科技農業技術的成果運用,打造中國農業大學涿州現代農業示範區,加快打造具有重大影響力的“種業矽谷”。

  在中國農業大學涿州教學實驗場,正在這裡建設的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已進入收尾階段。

  中國農業大學模式動物重大設施建設辦公室主任張樹川告訴記者,項目總佔地127畝,總建築面積29982平方米,主要建築包括建設遺傳實驗樓、豬表型及實驗樓、繁育動物房、隔離檢疫房、動力站房、污水處理站、水泵房等。

  “我們主要建設模式動物生産與培育系統、表型分析系統、遺傳分析系統及信息處理與智慧自動化管控系統等四個實驗系統,及相關輔助設施和土建工程。”張樹川稱,該項目由教育部、中科院分別作為主管部門。

  “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項目又被稱為“天蓬工程”,是國家“十二五”期間優先安排的16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2019年8月在涿州啟動建設。張樹川告訴記者,目前,部分科研儀器設備陸續到位,正加緊進行多專業設備單點和聯動調試,為教育部驗收做好準備,預計今年10月份部分進入試運行。

  張樹川表示,圍繞豬開展表型和遺傳分析,對解答人類生命科學重大問題,保障人類健康和肉類食品供給,促進生物高技術發展和轉化醫學研究等意義重大,必將對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的自主創新和國際競爭力提升發揮重大支撐作用。

  記者了解到,在充分發揮環首都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帶引領作用同時,涿州積極引進一批農業領軍企業,帶動一批本土企業協同融合發展,培育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叫得響的種業龍頭企業。

  截至目前,涿州市共有省級重點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4家、市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19家,高品質的現代都市農業、休閒觀光農業、創意農業、認養農業等新業態正在加速形成。

  交通協同加速聯動

  京雄高速涿州東互通連接線通車,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涿州城市航站樓啟用,升級改造的涿廊路竣工通車,涿州駛入協同發展“高速路”

  路通,則百通。作為協同發展率先突破的領域之一,交通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骨骼經脈,是開展合作的基礎和保障。

  仲夏時節,走進位於涿州市高新區職教園區西南側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涿州城市航站樓,炎炎夏日被4層樓體擋在門外,地板上是藍綠相間的指引箭頭。旅客值機的六步流程在門口一目了然,營業時間從7:30到19:30,當日航班起飛前3.5個小時均可辦理。

  在機場大巴欄內,從航站樓到機場最早的一趟發車時間為5:40,最晚為20:00;從機場至航站樓的發車時間最早為8:00,最晚為22:00。“班車票價零元,每天往返60趟次,基本覆蓋主流航班進出港時間。”航站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裡為旅客提供集值機、行李安檢、行李托運、機場巴士于一體的順暢乘機服務。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涿州城市航站樓的建成啟用,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舉措。今後,我們將堅持打造城市航站樓新標杆,致力於成為涿州連接全國的橋梁。”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總經理姚亞波説。

  2021年12月30日正式啟用的涿州城市航站樓,正是涿州著眼打造交通一體化建設的又一范例。

  在涿州,市內交通四通八達,京廣鐵路、京廣高鐵、京港澳高速、107國道、京白公路縱貫南北;京昆高速、廊涿高速、張涿高速橫跨東西,形成了“縱橫交錯、輻射相接”的大交通體系。乘京廣高鐵進京僅需23分鐘,北京838公交更是平均每五分鐘發一次班車往來京涿。

  位於涿州市核心區域,總投資2.59億元的涿廊路升級改造項目竣工通車。在這條新路旁,涿州雲計算數據中心和均和雲谷國際信息港迎來更加通暢的交通環境。

  緊鄰京港澳高速口、大興機場涿州城市航站樓,在水面遼闊的拒馬河上,一座特大橋拔地而起,跨河而建。騰飛大街北延跨拒馬河大橋全長2735.9米,包括南岸接線工程、北岸接線工程和騰飛大橋主橋。其中, 南岸接線工程已于2021年12月31日完成通車。

  “主橋全長1062米,為特大橋工程,預計今年年底全線完成通車。”劉振松稱,項目貫穿中國五礦涿州科技産業園,對於園區建設意義重大,對於園區未來發展更是提供了便利的交通。隨著園區重點引入新材料、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科技型産業及高端人才,對推動涿州市産業轉型升級、市民就業及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總投資33.7億元的京雄高速涿州東互通連接線竣工投用;總投資6800余萬元的結義東路下穿京港澳高速竣工;優化城市與鄉村內部路網,暢通“微循環”……在涿州,托起明天的路正在腳下生長。

  蔡煒華説,近年來,涿州充分厚植“零距離”區位優勢,加強與北京、雄安新區交通路網對接,形成互聯互通、融合銜接的一體化網絡。伴隨著中國五礦涿州科技産業園等一批協同發展重點項目的相繼落戶,涿州市立足原有基礎,進一步打通交通“經脈”,多點融入京津冀,打通和拓寬京冀之間“斷頭路”和“瓶頸路”,推動産城融合發展。同城效應愈發明顯同時,也帶動了縣城建設邁上新臺階。

  生態協同顏值提升

  永定河綠色生態廊道助力京津冀生態動脈,生態公園提升城市生活品質,京畿文化生態名城再顯芳華

  清澈的流水,加固的堤壩,美化的灘坡,茂盛的樹林……走在涿州市義和莊鎮長安城村永定河岸,河道蜿蜒曲折,水光瀲艷,古老的永定河正在生態治理中,重新煥發新的活力。

  在長安城村東,河對岸便是北京大興區榆垡鎮,永定河一路奔淌向南,兜個彎繞過大興國際機場,奔向天津尋找大海的歸宿。

  流經內蒙古、山西、北京、天津、河北五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永定河,是京津冀地區重要的生態大動脈。隨著主槽清淤疏浚、堤防加高加固、支渠防滲襯砌、灘坡綠化美化等一系列生態修復工程的推進,現如今的永定河正被打造成一條綠色生態廊道。

  “今年3月份的時候,30多只遷徙的白天鵝來到永定河裏休憩,時而引吭高歌,時而展翅飛翔。”長安城村幹部高建國稱,在那一段時間裏,永定河時不時就飛來一批天鵝,最多時聚集了80多只,讓村民們實實在在感受到了生態改善帶來的變化。

  涿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祖金濤説,加大生態保護力度,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涿州市于2020年10月啟動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項目。其上游起點為涿州市與北京市房山區交界處,下游至涿州市與固安縣交界處。堤防治理長度7.9公里,河道治理長度7.76公里,批復總投資4.3億元。項目內容涵蓋堤防加高加固、堤頂路與連接路拆除重建、河槽疏挖整治、沙坑治理等。

  “隨著水質不斷提升,周圍環境明顯改善,吸引了白天鵝、野鴨、野鴛鴦等各種鳥類駐足。同時,我們在治理過程中和鄉村振興掛鉤,在全流域綜合治理同時,實現了治理與産業一體化,助推了京津冀晉四省市永定河水生態環境協同發展。”祖金濤説。

  更早之前,涿州還對北拒馬河南支進行治理。

  在北拒馬河南支賈村段,風吹碧水波瀾起伏,河中的蓮葉隨之輕輕搖擺。“小時候經常來這條河裏逮魚摸蝦,記憶裏是在1986年以後,這條河就慢慢變得又黑又臭……現在經過治理,兒時的記憶又回來了。”賈村黨支部書記張艷軍是這一段的村級河長,對於河道變化感受頗深。

  “當時治理可下了大力氣,河道垃圾清運、淤泥清理、污染源消除,投資了2000多萬,治理了4個月。”張艷軍稱,如今7.2公里的北拒馬河南支,已經成為村民休閒垂釣的好去處。

  近年來,涿州市加大生態保護力度,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在大力推進各水域生態建設的同時,將其與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相結合,以持續推動鄉村振興、美麗鄉村、生態旅遊為目標,打造高品質農村水域生態屏障,形成水體健康先行區。

  外部生態改善,城區內也隨著生態公園的建設,新顏值盡展。

  在城區華陽路北,續建的德信公園上空俯瞰,一朵蓮花盛開在綠意之中。項目佔地120畝,總投資7640萬元,在設計上延續了三國歷史和桃園三結義等文化特色,將文化融入到綠意之中。

  在中國第一長石拱橋——永濟橋東側,總投資3500萬元的拒馬河濱水景觀帶已然露出俊美容顏,通過改造設施和增加綠化面積,進一步提升了永濟公園的品質,形成了獨特的水系景觀。

  提升城市“新顏值”,完善城市功能,涿州加速實施了4大主題公園及46.6萬平方米的綠地建設;開展了18.5萬平米的海綿城市鋪裝工程;建設提升了13個停車場、增加了1585個停車位;高標準進行了樓宇亮化和立面更新;全面推進了水網、熱網及電網建設,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

  在抓好産業協同、創新協同、交通協同、生態協同同時,涿州堅持把優化環境作為推動協同發展、率先發展的戰略支撐,通過大力推進政務服務網上辦、開展全員服務重點項目“店小二”活動、積極推進落實各類優惠政策等舉措,使市場環境不斷優化、政務環境不斷改善、法治環境不斷提升、信用環境不斷改進,吸引更多的資源和要素向涿州聚集。

  同時,涿州市以承辦第六屆保定市旅發大會為契機,進一步深化與華僑城、中冶集團等單位合作,大力實施三義宮改造提升、鼓樓大街南延北拓、影視郊野公園、一擔糧文化園等一系列工程,打造精品文化旅遊路線,推動全市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努力把“全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三國文化之鄉”“千年古縣”“河北省歷史文化名城”四個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如今,作為“天下繁難第一州”的涿州,正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乘勢而上,搶抓設立雄安新區戰略機遇,以建設“京畿文化生態名城、協同發展功能新區”為奮鬥目標,秉承人民至上、率先發展、實幹實政、敢於擔當的工作理念,深入貫徹落實協同發展各項工作,在經濟社會長足發展進步中,打造獨具氣質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保定日報 記者邸志永)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