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黑龍江省十佳新聞工作者擬定人選公示

2017-08-22 11:24:54|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岩|責編:杜娜

  經各初評委員會推薦、省十佳新聞工作者評選委員會評選並報省委宣傳部部務會審定,第十一屆全省十佳新聞工作者和“提名獎”擬定人選已經産生,現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17年8月22日至8月28日,歡迎社會各界監督。

  黑龍江省十佳新聞工作者擬定人選

  馬春艷 伊春廣播電視臺新聞部重點報道組組長,從業18年。她始終奔走在新聞採訪一線,無論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時政活動、重點工程項目,還是每年一次的“兩會”、哈洽會以及重大節慶活動,亦或是深入基層的採訪報道,馬春艷都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下基層,進林場,到礦區,訪百姓,真實地踐行新聞戰線“走轉改”。

  叢 軍 大慶新聞傳媒集團大慶電視臺常務副臺長、公共頻道總監,從業21年。出色組織策劃了一系列重大時政報道和戰役性報道。他堅持“公共頻道——大慶人的城市日記”理念,堅持民生情懷,創新求實,主打本地新聞,公共頻道影響力、美譽度、收視率、市場份額在落地頻道中名列前茅,獲全國地面頻道創新二十強榮譽。

  武愛民 齊齊哈爾日報報業集團鶴城晚報要聞部主任,從業27年。作品多次獲黑龍江省新聞獎,先後獲得鶴城十大傑出青年、市優秀共産黨員、市優秀新聞工作者、市優秀宣傳文化幹部、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徐明輝 黑龍江日報評論中心主任,從業19年。近年來,徐明輝在黑龍江日報全媒體新聞評論中心副主任、主任崗位上,承擔著黨報評論重任,以強烈的政治意識和較強的文字駕馭能力,完成了一系列重大評論和重點報道。2016年,她帶領新聞評論中心評論員全年共撰寫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重要講話精神系列評論三組40篇。近五年來徐明輝獲得黑龍江新聞獎一等獎、二等獎十余項,參與或主持的5項重大報道獲全省優秀新聞報道獎。2017年她被推選為我省出席黨的十九大代表。

  劉春玲 七台河電視臺責任編輯,從業22年。用鏡頭反映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用心感受社會前進脈搏,年編輯修改新聞稿件達3000余篇。榮獲七台河市“十佳”新聞工作者、市級優秀新聞工作者、七台河市“三八紅旗手”、全省廣電系統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高長利 東北網副總編輯,從業14年。自2003年6月進入東北網工作以來,先後任記者、新聞中心副主任、記者部主任、副總編輯等職務。多年來圍繞省委和省政府的中心工作,精心策劃、采寫、編發了大量新聞報道,真實記錄了龍江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在省內外産生較大反響。

  郭淩霄 雙鴨山日報社首席記者、編輯中心主任、新聞部主任、編委。從事新聞工作21年來,她忠誠黨的新聞事業,恪守職業道德,儘自己所能為黨和人民利益鼓與呼。先後獲得市十佳新聞工作者、市優秀共産黨員、市十大女傑、省十佳新聞工作者提名獎等榮譽稱號。

  王 冬 現任佳木斯日報社經濟部主任。她的雙腳走遍了佳木斯農村的溝溝岔岔,見證並記錄了大項目建設的進展和巨變。采寫出一篇篇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深受讀者喜愛、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稿件。她關注佳木斯行政效能改革和農業深化改革的報道,多次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發表。

  張曉光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全媒體新聞中心時政新聞部副主任、首席記者,從業14年。多年從事時政新聞報道工作,先後報道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活動,負責省委書記張慶偉及省委原書記吉炳軒、王憲魁新聞報道近3000篇,無一疏漏,安全播出。

  解廣軍 雞西新聞傳媒集團雞西日報政文記者部負責人,從事新聞事業23年。因政治素質過硬,新聞業務精熟,連續承當了六任中共雞西市委書記專職報道任務。與部室同仁一道成功策劃和報道了所承擔的幾十個戰線、領域的時政新聞宣傳任務。2017年初當選為雞西市第十三次黨代會黨代表,被雞西市總工會評為2017年度雞西市勞動模範。

  黑龍江省十佳新聞工作者“提名獎”人選

  王慧江 牡丹江新聞傳媒集團

  盧紅菲 大興安嶺廣播電視臺

  李雲峰 綏化日報社

  張 坤 鶴崗市廣播電視臺

  高 祥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

  王 坤 哈爾濱日報報業集團新晚報社

  如有情況和問題,請在公示期內反映。反映情況和問題必須實事求是,需簽署或告知真實姓名、工作部門,對線索不清的匿名信函和電話,公示期內不予受理。受理部門: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新聞處,受理電話:0451-53643342、53607730(傳真),地址:哈爾濱市南崗區花園街294號省委宣傳部新聞處,郵編:150010。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