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一年最熱時期 補氣祛濕防寒 中醫專家教你調理身體
2020-07-16 09:25:07來源: 哈爾濱新聞網編輯: 于靈爽責編: 馮鈺穎

  隨著氣溫攀升,有不少頸腰腿痛和腹瀉的患者到醫院就診,大多原因都是太貪涼。近日,46歲的王先生便因頭暈、頭痛,且脖子和腿也疼得不敢活動等症狀,來到哈爾濱市第一醫院針灸科就診。

  針灸科主任黃秋賢介紹,王先生屬於典型的“空調病”。因為王先生怕熱,所以每天下班回家,第一時間打開空調。他把空調的溫度恒定在18攝氏度,導致他從室外高溫環境回家遇冷空氣後,汗毛孔瞬間閉合,體內濕熱無法排出,才會出現頭暈、頭痛等症狀。

  黃秋賢表示,入伏代表著進入了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期,雖然熱,但卻是養生的好時節。如何養生?簡單來説就是補氣祛濕防寒。

  黃秋賢建議,冬吃蘿蔔夏吃姜,夏天雖熱,但陽氣外泄在表,內臟反而是虛弱的,每天可以吃3片姜暖胃。儘量不吃冰鎮食物,因為體內的陽氣可能無法抵禦食物的寒氣,不僅會導致濕留體內,還有可能導致腹瀉。及時補充水分,喝溫開水最好,也可以飲用綠豆水、菊花茶等清暑茶,出汗較多的可適當喝一些糖鹽水、茶水等,補充鹽分和礦物質,以維持身體的電解質平衡,避免脫水。而出汗後,建議及時更換衣衫,避免濕氣進入體內,不要洗冷水澡,容易導致寒氣、風邪入體。

  黃秋賢提醒廣大市民,“暑邪傷心””濕邪傷脾”,人在伏天更容易煩躁,這時應該多吃苦瓜、絲瓜、冬瓜等食物養心健脾。日常保持心態平和,不要過度運動。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