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黑龍江省安全生産委員會辦公室通報了全省安全生産“四大”行動進展情況。2020年以來,黑龍江省各市(地)、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認真貫徹落實黑龍江省安全生産委員會工作部署,按照《關於深入開展安全生産大體檢大執法大培訓大曝光“四大”行動的意見》全面落實各項措施任務,安全生産“四大”行動取得積極成效。
據了解,黑龍江省各市(地)、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將安全生産“四大”行動作為重要工作推進,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細化措施,有力推動“四大”行動深入開展。13個市(地)、20個中省直部門均結合實際制定工作方案,組織召開黨委常委會會議、政府常務會議、辦公會議等研究部署“四大”行動。佳木斯、雞西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分別在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上對“四大”行動進行安排部署;牡丹江、佳木斯、黑河、大興安嶺等市(地)成立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四大”行動;七台河市分區包片對區縣和部門“四大”行動開展情況進行督導,發現問題當場交辦,倒逼屬地和行業部門責任落實;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黑龍江省應急管理廳將“四大”行動與安全生産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雙重預防機制創建等工作有機結合,共同推進。
在2019年組織企業“體檢”的基礎上,2020年各市(地)、各有關部門和單位選取2.6萬餘戶企業列入“體檢”名單,較2019年增加130%,按照“開單”“掛號”“診斷”“會診”“康復”等程式,紮實開展“體檢”工作。黑龍江煤監局將煤礦復工復産與“體檢”工作相融合,復工復産一處,跟進“體檢”監察一處,有力保障了煤礦復工復産安全;哈爾濱市結合本地實際增加了體育、宗教等6個行業領域,進一步擴大了“體檢”範圍;黑河市應急管理局聘請專家對全市22個非煤礦山企業進行了“體檢式”檢查。
各市(地)、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安全生産“大執法”行動部署,結合疫情防控實際,創新監管方法,紮實開展執法工作,黑龍江省應急管理廳印發《全省應急管理系統深入開展安全生産“大執法”行動方案》,印發通告5000份,統一公告“大執法”企業433家,公佈舉報方式,為有效開展執法奠定基礎;黑龍江煤監局制定《煤礦安全遠程監察工作指南(試行)》,開展遠程監察和電話巡查,遠程監察礦井62處,巡查446礦次,調閱圖紙、報表、報告、臺賬等資料3810份;哈爾濱市將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的執法工作同“大執法”緊密結合,堅決防止“做虛功”。
各(市)地、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緊緊抓住企業從業人員這個關鍵,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分層級、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齊齊哈爾市疫情期間創新“四大”行動形式,開展雲指導、雲發佈、雲培訓、雲服務、雲執法,得到廣泛好評;黑龍江省消防救援總隊利用媒體資源、信息手段開展線上消防培訓、網絡直播和調度指導,聯合黑龍江省教育廳等部門推出“雲課堂”,全省274萬中小學生參與了“線上學消防”活動。
各市(地)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監督作用,公開曝光重大隱患和嚴重違法行為,依法依規落實懲戒措施,督促企業嚴格落實安全生産主體責任,齊齊哈爾市將“大曝光”工作納入年終考核硬指標,對只執法不曝光的縣區堅決予以扣分,並在全市通報;伊春市應急管理局、伊春市消防救援支隊聯合伊春市電視臺採取“四不兩直”暗查暗訪方式對重點行業領域進行抽查檢查,對7戶企業的58項問題在伊春市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進行曝光。
截至目前,黑龍江省各市(地)確定的26658戶“體檢”企業,已完成自改自查17164戶;省、市、縣共派出“體檢”工作組或專家服務團檢查6966個次,抽查檢查“體檢”企業13287戶次,發現各類問題隱患24928項,整改隱患問題23124項。各市(地)、各部門累計派出8723個執法檢查組,檢查企業51772戶,發現一般問題隱患43815項,整改完成40186項,重大隱患90項,整改完成66項,行政處罰4197萬元,停産整頓71戶,取締關閉8戶。累計組織各類培訓班5503個,培訓人員23萬餘人次。組織曝光228次,曝光違法違規企業252戶,涉及違法違規行為507項。(袁成亮 徐寶德)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