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雞東農商銀行:釋放金融活力 助農惠企暖民心
2020-09-11 10:10:50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于靈爽責編: 趙瀅溪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消息(于靈爽):暢通支付渠道、增額信貸資金、降低貸款利率······新冠肺炎疫情下,黑龍江雞東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雞東農商銀行”)出臺多條“硬核”舉措,支持農民備春耕和企業復工復産。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雞東農商銀行充分踐行本土銀行的責任擔當,與企業守望相助,為客戶化解難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不僅傳達著樸素的農商大愛,更彰顯著本土銀行的真摯情懷。

 靶向施策 傳遞“農信溫度”

  “疫情期間,不敢出門,也不方便,現在著急備春耕,貸款啥也取不了,農商行到我家來教我怎麼用手機辦貸款,確實挺方便,也安全。”不用出門就能拿到貸款的雞東縣平陽鎮永隆村村民王海興奮地説道。

  疫情期間,為了降低農民出行風險,避免人員聚集,雞東農商銀行開通了農戶線上預約辦貸申請,並在第一時間與農戶進行對接,通過網上採集信息後,對農戶進行線上授信,農民在家就可領取到貸款。

  雞東農商銀行還開通了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無需要抵押擔保,單戶信用放款,對於受疫情影響還款困難的客戶,可根據實際情況給予辦理貸款展期、續貸等政策。截止到目前,雞東農商銀行已通過手機銀行發放農戶貸款2391戶、金額32770萬元。

  雞東農商銀行還對涉農領域行業開闢了貸款綠色通道,對糧食加工企業、農用物資商店、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等進行重點支持。

  精準對接 解企業“燃眉之急”

  “感謝雞東農商銀行的大力支持,為我們企業提供資金幫助,要不然我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雞東縣華冠米業有限公司是位於雞東縣的一家小型民營企業,自2016年成立以來,取得了良好的經營發展。華冠米業取得這樣的好成績不僅是因為自身的不斷努力,也與雞東農商銀行給予的大力扶持息息相關。

  在2019年4月,華冠米業的發展遇到了瓶頸,資金鏈斷裂,該企業面臨毀滅性的打擊。這時雞東農商銀行對該企業伸出了援助之手。雞東農商銀行主管信貸行長介紹説:“當時,我行積極響應國家關於支持實體、支持小微企業的政策號召,在全轄開展了支持小微企業專項行動,對雞東縣企業進行全面細緻的走訪了解,在走訪中了解到企業急需資金擴大生産的情況,便主動與其對接,並以最快的速度為企業發放貸款480萬元。”

  在疫情期間,雞東農商銀行也時刻關注轄內各企業的發展情況。雞東農商銀行通過貸後檢查了解到華冠米業的流動資金出現問題,再次主動與企業聯繫,為企業增加授信500萬元,有效解決了該企業的融資貸款需求,為企業復工復産助力。截止到目前,雞東農商銀行共計為華冠米業發放貸款2筆,金額980萬元。

  華冠米業只是雞東農商銀行助力企業復工復産的一個縮影。據了解,疫情以來,雞東農商銀行累計投放小微企業貸款77683萬元,其中疫情期間累計支持涉農復産授信資金59770萬元。

 直播帶貨 為企業“加油賦能”

  年初以來,因受疫情影響,雞東縣不少農産品面臨銷路不暢的問題。為進一步履行社會責任,體現農合機構的擔當,雞東農商銀行積極響應省聯社號召,積極參與黑龍江省農信社發起的“農信帶貨 助農興農 農企千品進萬家”公益活動,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為雞東特色農産品打開銷售渠道,為農副産品生産企業紓困解難,幫助其渡過難關,持續助力鄉村振興和實體經濟發展。

  活動前,雞東農商銀行認真籌備,不僅從資金上,更從渠道上、宣傳上幫扶企業,真正實現了銀企的深度融合和共同發展。雞東農商銀行的領導班子更是身體力行走進企業,積極幫助企業,讓企業感到溫暖。

  “雞東農商銀行始終在幫助我們。特別是疫情期間,大米銷路不暢,農商行的工作人員主動聯繫我們,不但給我們提供了信貸支持,還選擇了我們家的産品進行直播帶貨,幫我們銷售産品。”華冠米業總經理王萬鋒激動地説道。

  此次“直播帶貨”活動是雞東農商銀行幫扶企業的一次創新探索,旨在幫助扶持的企業擴大産品知名度,增加産品銷售額,贏得更多消費者的信賴和支持,加速提升企業復工復産以來的發展節奏,幫助企業打開新的發展渠道。

  未來,雞東農商銀行將始終秉持“服務三農産業,服務中小微企業,服務城鎮化建設,服務地方經濟”的市場定位,秉持“因您而動,順勢而為”的經營理念,充分發揮特色産品和品牌優勢,持續強化責任擔當,通過多種渠道,不斷提升普惠金融的覆蓋率和可得性,讓普惠金融的甘霖真正普助小微、惠及民生,為雞東的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做出更多貢獻。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