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區八井子鄉棚室內生機盎然。劉為強攝
肇州興和生物生産車間。孫娜攝
杜爾伯特縣連環湖漁場捕魚現場。 劉為強攝
讓胡路區鄉村産業園內招財貓家居工廠的工人在趕制訂單。孫娜攝
自2017年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大慶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聚焦發展壯大鄉村産業經濟,健康快速推進鄉村振興,讓全市農民獲得更高幸福指數的同時,也推動了農業全産業鏈的發展。
大慶市各縣區因地制宜、科學謀劃鄉村現代種養業、鄉土特色産業、農産品加工流通業、鄉村休閒旅遊業、鄉村新型服務業等促農增收效果好、作用大的鄉村産業,在壯大主業上下功夫,努力做強優勢産業、做優特色産業、做活傳統産業,同時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強化市場行銷和品牌創建,並通過創新驅動,持續在業態升級和業態創新上發力,推動全市鄉村産業提質增效及農業接二連三融合發展。
新型經營主體發力 帶動農民脫貧致富
走進位於肇源縣義順鄉的蘇日格家庭農場,“嘎嘎”聲不絕於耳,映入眼簾的是草原上的萬餘只白鵝,有的悠閒覓食,有的嬉戲追逐,呈現出一幅鄉村風情畫。
場主陳艷傑告訴記者,她的農場主要從事生豬、肉牛、肉鵝養殖和玉米、水稻種植。2019年出欄生豬1450頭、肉牛110頭、肉鵝3萬隻,糧食總産量39萬斤,純利潤100萬元,家庭人均純收入25萬元。帶動周邊48戶農戶發展肉鵝、生豬養殖,吸納就業200余人。
如今新型經營主體已成為推進鄉村産業發展的主要力量,並帶動了農民脫貧致富。
大同區的于天利果蔬專業種植合作社已累計發展超大冷棚193棟、連體冷棚200畝、果蔬交易市場7000平方米,是全省北菜南運基地。2019年採取扶貧棚室+合作社經營+貧困戶收益的方式,讓全鄉貧困戶增加收入22.4萬元。
在杜爾伯特縣,曾經的省級重點貧困村萬丈村和幸福村兩個村黨組織牽頭聯合組建了萬福盛和牛養殖合作社,整合各類資金300余萬元,發展和牛育肥産業項目,年純收益100余萬元。合作社、村集體經濟均逐步壯大,全鎮貧困戶每年能得到30萬元保底分紅,助推貧困戶穩定脫貧,2019年帶動全鎮貧困戶年戶均增收327元。
幾年來,在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培育方面,大慶實施了很多舉措,主要以家庭農場為基礎,農民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為骨幹,穩步發展多種所有制關係並存、多種生産經營主體共生的農業經營格局。
目前,全市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已達到10015個,其中種養大戶4093個、家庭農場3852個、農民合作社1907個、龍頭企業163個。
同時,為促進全市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大慶以農業生産託管服務為重點,培育農民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業服務專業戶、涉農企業等服務組織。目前,全市有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1145個,農業生産託管服務面積達133.7萬畝。
要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推進農業産業化水準的不斷提升,就必須有完善的制度保障。
目前,全市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基本完成,482個村及4個村級單位成立了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組建率達到100%,折股量化資産12.4億元,認定成員130.97萬人。同時,啟動了農村三變改革(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試點,13個試點村確定産業項目42個,引進承接主體25個,流轉土地10586.6畝,投入資金4112.52萬元,形成了三變+旅遊、三變+特色種養等6種模式,預計年內實現收益788.15萬元,28個項目可實現股份分紅。
2020年黑龍江省農民豐收節上,大慶連環湖鎮環湖高粱種植專業合作社榮獲全省十大最具帶動能力農民專業合作社殊榮。合作社理事長齊俊峋告訴記者,“我們通過合作社社員帶地入股的方式,每畝地保底收入300元。到年底每股再按照效益分紅,去年每股分了440元,共分紅132萬元。”
做強主業做優特色 業態創新三産融合
近幾年,隨著大慶農業産業化水準的不斷提升,大慶農民的腰包越來越鼓了。
2019年,大慶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368元,同比增長8.7%,這是全市鄉村産業不斷提升規模和層級帶來的直接效益。
做大做強種植業、畜牧業、水産業等主業,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並爭取通過創新和融合,實現物質産出向非物質産出延伸,是大慶鄉村産業發展的方向。
大慶種植結構總體呈現穩糧、優經、增飼的發展格局,目前,全市高標準農田面積已達515萬畝。今年全市糧食播種面積1043萬畝,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和颱風的影響,仍實現了22年的連續豐收。
畜牧業方面,大慶全市現有標準化規模養殖場342個(其中國家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場達到27個),規模養殖比重達到70%。2019年,全市畜禽存欄1953萬頭只、出欄2937萬頭只,畜産品産量107萬噸,畜牧業總産值226億元。
水産業方面,大慶市是全省漁業大市,已利用養殖面積209萬畝、佔全省35%;健康養殖面積130萬畝、居全省首位;水産品産量12.6萬噸,佔全省20%;水産品漁業經濟總産值18.5億元。
近幾年,大慶不斷在提升基地、發展加工、搞活行銷上發力,一批主業突出、特色鮮明、具有一定比較優勢的專業村、鄉村産業園和特色産業鄉鎮開始涌現。
目前,大慶現有林甸縣四合鄉、林甸縣四季青鎮、大同區八井子鄉、肇州縣興城鎮等國家級農業産業強鎮建設項目4個,肇源縣、肇州縣省級農業産業化聯合體示範縣項目2個,林甸縣、肇州縣全國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先導區2個,肇州縣二井鎮實現村(蔬菜)、大同區雙榆樹鄉雙勝村(小米)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2個,大同區被農業農村部評為中國板藍根之鄉。
同時,圍繞産業強鎮、一村一品示範村,打造一批特色種養、休閒民宿、傳統作坊等鄉村特色産業。
大同區八井子鄉圍繞特色産業棚室果蔬和中草藥種植,打造蔬香大道和國藥大道項目,大力發展農業+旅遊業態,持續叫響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和全省100個值得去的好地方旅遊品牌。
肇源青花湖、杜爾伯特連環湖為代表的幾個漁業鄉鎮,年加工水産品0.22萬噸,外埠銷售鮮活、速凍産品8.94萬噸,河蟹進入香港等地市場,大銀魚遠銷韓國、日本等國際市場。同時,圍繞著特色産業,融入文化創意,融合旅遊業,業態日趨豐富,産業融合度持續提升。目前,全市建有休閒漁業場所35處,垂釣、冬捕節、開湖節等休閒漁業産值2.1億元。
樹立品牌提升品質 盤活資源産業振興
從成立到現在,肇州春江瓜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社員已由原來的11戶發展到現在的100多戶,瓜菜大棚由原先的20多個發展到現在的300多個。在理事長曹春江看來,合作社的發展離不開規範管理。合作社為社員統一提供種子、肥料、農藥,並專門派人指導社員種植,並全程追蹤,定期檢測是否有農藥殘留超標。“這樣就保證了源頭的純凈”,曹春江説,品質有了保障,品牌就有了根基。
肇源縣和平鄉大力優化農業産業結構,把發展花卉作為主導産業,建立花卉生産專業合作社,入社農戶100多人,使花卉産業得到快速發展。目前“塞北花都”園區棚室總量發展到千棟以上,産值達2000至3000萬元。
大慶鄉村産業發展越來越重視品質的提升和品牌的樹立,一批優秀的新型經營主體走上了品牌化發展之路,例如鯰魚溝、乾緒康、婁家寨等合作社已成為全省乃至全國農産品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品牌。
目前,大慶市4縣、大同區均已建成農村電商産業園,共入駐企業120多家,從業人員1000余人,2019年農村電商交易額實現8.9億元。全市上半年共開展網絡直播帶貨13次,實現銷售額1100多萬元。
“用賣得好倒逼種得更好、加工得更好,是一種緊盯市場需求的思維,對於科學謀劃發展鄉村産業至關重要。”大慶師範學院經管學院院長劉楠説,發展鄉村産業應以市場為導向,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在品質上下功夫,在品牌上求突破。要用品牌思維去盤活整個鄉村的資源,去構架在現代分工體系下的鄉村産業,這樣的産業才有未來。(王驍 記者 李民峰 趙吉會)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