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創新券補貼的項目科研人員在延壽縣水系圖上確定取樣點。
獲得創新券補貼的項目研究人員在進行醬菜深加工技術研發。
“我們業務驟增,聘用的員工比之前增加了20%以上,還是做不過來。”
近日,黑龍江億林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甲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億林公司是一家在新三板上市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擁有BGP三線數據中心,為我省6000多家企業提供大數據、雲計算和網絡安全等業務服務。但在疫情初期,由於用戶購買力減弱,億林公司也曾面臨降薪和裁員的囧境。談起轉變,孫甲子説,科技創新券激活了市場。
疫情期間,為了幫助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促進復工復産,省科技廳、省財政廳聯合啟動了我省2020年度科技創新券兌付工作。隨著科技創新券第十六批補貼陸續下發到企業,我省共有460家企業的623個項目獲得補貼,兌付金額達4092.30萬元。
科技創新券是支持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對其購買科技資源和創新服務給予補貼的一項普惠性政策。旨在鼓勵企業開展科技創新創業活動,推動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引導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重點支持企業購買創新所需的科技條件資源,以及科技服務機構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與科技創新活動相關的研究開發、檢驗檢測、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等服務。
精簡流程無休審核 兌付效率提高
“效率很高,我們申請完科技創新券一個多月,10萬元補貼就到賬了。”哈爾濱市阿祿祖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業務經理史萬清説。她介紹,阿祿祖食品頭一次與東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合作,採用益生菌發酵,開發綠色、低鹽的醬菜,創新券相當於為企業這次研發投入打了五折。
“實施科技創新券政策的目的,是要充分調動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創新積極性,降低企業創新投入成本,激發創新活力。”省科技廳副廳長劉愛麗介紹。因此,在“走流程”時,要求優化兌付流程,儘快將補貼資金兌付到企業,更好服務“穩就業”工作,著力落實“保市場主體”任務。省科技廳在原有工作基礎上,取消了紙質材料,實現了申請、使用、審核、公示、兌付全流程網上申請辦理。
為了使更多企業享受到創新券政策,省科技廳通過多種媒體平臺宣傳相關政策,積極與省通信管理局對接,面向社會發送公益短信,提高了企業的政策知曉度。
“2020年五六月份,企業申報最集中時,系統一天能收到上百項申請。”省科技廳基礎研究處趙傳江介紹,為了幫助企業及時紓困解難,創新券兌付頻率更是由原來一年集中兌付一次,調整為隨時申請、隨時審核,工作人員每週7天無休息日的審核,原則上按一週一個批次進行兌付。
支持穩崗就業 補貼比例最高增至90%
疫情期間為了切實促進中小微企業穩崗就業,省科技廳與省財政廳在原有政策標準的基礎上,提高了創新券相關補貼比例及額度,補貼比例由原來的50%最高增至90%。
“科技創新券真是雪中送炭,幫助我們在疫情中緩解了流動資金不足的壓力。”哈爾濱瀚清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全增介紹,公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合作為延壽縣境內主要流域水環境治理及水質提升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由於公司的員工總數增加,按照政策,創新券的兌付比例由原來的50%提高到了75%,企業拿到了15萬元補貼。
對企業購買服務的對像是暫時遇到困難且2020年上半年新增就業人員超過2019年末職工總數5%以上的企業類服務機構,兌付比例由50%提高到85%。對購買服務的企業和提供服務的企業類服務機構,雙方企業職工總數增幅均達5%以上的,兌付比例由50%提高到90%。其中,購買研究開發類服務並分別符合上述三種情況的,最高補貼資金由不超過10萬元,分別提高至15萬元、17萬元、18萬元;購買科技資源、檢驗檢測服務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服務並分別符合上述三種情況的,最高補貼資金由不超過3萬元,分別提高至4.5萬元、5萬元、5.4萬元。
據省科技廳統計,2020年獲得創新券兌付的460家企業,從業人員總數達9800人,企業及企業類服務機構新增就業人數達151人。
政府資金支持 激發創新活力
“政府真金白銀的支持降低了公司的研發成本,同時也增強了我們開展研發活動的積極性。”李全增表示。
作為信息化服務企業的負責人,孫甲子的感受更深。她説:“疫情期間,我們服務的企業都受到很大衝擊,雖然很多企業都意識到開闢線上業務的重要性,但一時間很難拿出資金去做。創新券的支持則給這些企業以信心和力量,激勵他們儘快完善線上平臺、升級雲計算架構,進而推動了科技服務市場的正向循環。”
2020年我省科技創新券還建立了跨區域“通用通兌”政策協同機制。按照國家要求,對2020年我省中小微企業完成購買省外創新券服務機構服務的,按《黑龍江省科技創新券管理辦法》規定的創新券支持服務範圍和標準給予兌付。
為了確保公平公正,我省加強了創新券審核監管力度。在常規形式審核的基礎上,利用信用中國網站、小微企業名錄網站和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全國增值稅發票查驗平臺等,按照《管理辦法》對申報企業相關資質及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全面審核,同時配合監督處對部分服務機構的研發能力及服務資質進行現場核查,確保政府的真金白銀都能用在“刀刃”上。(記者 彭溢)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