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堅決築牢全民健康防線 ”——延壽縣392名核酸檢測醫護工作者的誓言
2021-01-28 11:14:42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張牧秋責編: 周經韜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報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這12個字,早已成為疫情防控一線所有奮鬥者共同的座右銘,也深深地印刻在延壽縣392名核酸檢測醫護工作者的心中。

  村醫採樣小組:奔赴防疫一線

  “放鬆,嘴張大點……”“一點也不疼,馬上就好了。”1月19日,在哈爾濱市延壽縣壽山鄉寶山村核酸檢測集中採樣點,村醫王東明身穿厚厚的防護服,快速地為村民們採集核酸檢測樣本。村民們並不知道,王東明的腰肩盤突出症在當天早上剛剛復發。

(有修改)B【黑龍江】“堅決築牢全民健康防線 ”——延壽縣392名核酸檢測醫護工作者的誓言

延壽縣核酸檢測現場 供圖 延壽縣委宣傳部

  寶山村面積大、人口多,屯與屯之間相距較遠,為了採集行動不便、臥病在床的村民的核酸樣本,王東明經常和同事開自家車上門服務。道路受阻時,他就挎著藥箱、踏著積雪步行進屯。

  “當了20多年的村醫,此時此刻我更能感受到自身價值的體現和為民服務的快樂,比起那些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戰友們,這點付出微不足道。”王東明説。

  在核酸檢測過程中,咽拭子樣本採集是最重要、也最危險的一環。同王東明一樣,玉河鎮衛生院護士長王紅蓮,每天早晨乘車從縣城出發,來到該鎮在延安學校設立的核酸檢測採樣點,為附近8個村屯的鄉親們進行核酸樣本採集。一天的採集工作結束後,王紅蓮還要匆匆趕到鎮衛生院,著手預檢分診、疫苗接種等項工作,常常忙到深夜。

  他們只是延壽縣160名鄉村醫生的一個縮影。

  PCR實驗室:6天“排雷”兩萬多枚

  1月23日入夜時分,延壽縣人民醫院的門診樓內檢驗科依舊燈火通明,PCR實驗室內一個個身著白底藍條防護服的“大白”們,正坐在檢測臺前,仔細盯著一排排核酸採樣管,緊張有序地工作著,自全縣“願檢盡檢”工作開展以來,這已是他們夜以繼日檢驗核酸標本的第6天……

  “截至今日8時,我院發熱門診疑似病例0例、確診病例0例,無症狀感染者0例。”每當員工們聽到這組數據後,都悄悄地為延壽縣人民醫院PCR實驗室的6名檢驗師豎起大拇指。

(有修改)B【黑龍江】“堅決築牢全民健康防線 ”——延壽縣392名核酸檢測醫護工作者的誓言

延壽縣人民醫院PCR實驗室 供圖 延壽縣委宣傳部

  連日來,他們堅持和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一刻也不停歇。實驗室裏的6名檢驗師每天早上7點至晚上9點不間斷工作,檢測樣本較多時,經常忙到子夜時分。實在累得不行了,他們就靠著桌子休息一會兒。為保證當天採集當天出結果,在6天時間內,他們檢驗了20916份標本。

  作為防疫前線的“排雷兵”,他們分工明確,通力合作,隨送隨接,隨接隨檢,最多時一天接收的樣本高達6500余份。

  這樣的工作狀態,他們是如何堅持下來的?“因為責任。”延壽縣人民醫院PCR實驗室負責人肖海靈簡單而有力的4個字,代表了所有檢驗師的心聲。“我們每一位戰友都有一個心願,就是希望每一份檢測結果是都是陰性的。”肖海靈坦言,核酸檢測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檢驗期間全程需要三級防護,每一個檢測流程都要無縫銜接且要保證零差錯。

  延壽“大篩”行動:9天採樣近三萬人

  1月26日,在延壽縣第一中學體育館,絡繹不絕的縣城居民在執勤人員的引導下,拿著手機和身份證有序進入館內,逐一登記等待採樣。

  近千平方米的場館內,6名身穿防護服的醫護人員正在忙著為居民們採集樣本,一台臺醫用空氣消毒機呼呼作響。“這是縣中醫醫院最新購置的,該機器通過凈化、殺菌等原理對空氣進行消毒,具有高效殺菌、高效降解、環保低耗等特性,可有效促進核酸檢測採樣點的空氣流動、凈化場內環境,確保群眾安全。”延壽縣衛生健康局引導員陳景燁介紹説。

  為及時發現新冠肺炎病例,維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延壽縣按照上級有關規定,快速啟動了“應檢盡檢、願檢盡檢”核酸免費檢測工作,採取網絡預約、電話預約,引導人民群眾安全、方便、快速進行檢測,避免人群聚集産生安全隱患;同時,優先照顧老幼殘孕人員,對行動不便的居民及其同住家屬,實施流動上門採樣。

  “為了做好這次核酸檢測工作,我們在縣城共設置了2個集中採樣點和2支流動採樣組。同時,在9個鄉鎮、106個行政村設置了115個集中採樣點,以及18支流動採樣小組。”延壽縣衛生健康局副局長姜永軍介紹説,截至1月27日8時,全縣392名醫護工作者為全縣城鄉居民採集核酸檢測樣本28375人份,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文 錢璽勇 杜武峰 編輯 張牧秋)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