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五大連池風景區:十戶聯保 暢通幹群新通道
2021-02-03 09:23:40來源: 央廣網編輯: 于靈爽責編: 周經韜

  下達信息,單線傳遞時間久任務重;上傳民意,遇緊急情況程式繁瑣,應急反應處置會延後。五大連池風景區在疫情防控期間因情制宜,在原有網格長制基礎上,又下沉一個單元格——十戶聯保機制。制度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成效凸顯,同時在為民服務、社會治理等方面呈現有效合力。

五大連池風景區:十戶聯保 暢通幹群新通道

 

  鋪網!6個社區75個網格226個聯保小組,33個包保單位141名民情聯絡員為萬名百姓撐起保護傘。

  風景區從1月15日開始全面實行十戶聯保工作機制,實行管委會、鄉鎮和村社區、基層網格、聯保小組四級組織架構。最基礎的聯保小組每十戶為單位,由住房相鄰、樓層集中的居民組成。居民推選出十戶聯保組長負責日常聯絡,開展情況摸排、信息上報、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等工作,同時做好鄰裡相助、群防群治、普法宣傳、流動人員管理、基本訴求上報等工作,充分發揮基層“哨兵”作用。

  截至到1月24日,已完成“十戶聯保”地毯式摸排工作,入戶核查了居民身份信息、家庭狀況、預苗接種、返鄉情況和旅居史等詳細信息,形成了“一家、一戶、一人”的入戶調查臺賬,全面摸清了風景區現居住的人口底數。

  暢通!通過搭建疫情指揮部調度群、村(社區)網格長和聯保組長工作群、民情聯絡群、“十戶聯保”住戶群四級疫情防控微信群,上下密切聯動,信息快速流轉。

  常治君是東社區第四網格長,平時負責管理105戶216名居民。她説,去年有一次緊急摸排工作,她兩個多小時連跑帶顛跑了一圈,有的居民還處於失聯狀態聯繫不上,著急還把她累夠嗆。現在她網格下有6個聯保組長,平均每人負責十幾戶20多名居民的管理,摸排迅速、上報時間快,基本上能夠在半小時內完成情況摸排工作。

  “十戶左右為一網格,縮短管理半徑,達到科學管理跨度,從指揮部下達命令到每一名群眾知曉,通過這四個群,僅需兩分鐘。”十戶聯保專項組組長吳海燕正在把一條防疫信息通過調度群層層推送下去,記者看到她的實際操作流程。

  吳海燕給記者看了一張十戶聯保工作流程圖,在最基層的群眾中如果發生突發事件,第一時間告知十戶聯保組長,組長可以不通過網格長和社區直接上報到十戶聯保指揮部。這也保證上達信息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有利於緊急應對突發事件。

  有效!十戶聯保制度實行半個月,為疫情防控形成有效支支撐,為民服務效果初步呈現。

  在1月25日全區當天進出人員情況匯總表上,記錄了當天全區總戶數、人員變動情況、社區返回人數、外出人數、疫苗接種、排查發燒等數據。數據來源就是十戶聯保制度下迅速反饋的成果。

  在1月22日開展的三村全員第二次核酸採樣工作中,上午通過“十戶聯保”住戶群迅速通知,下午有序組織村民採樣,三個小時完成了三村1190人的核酸採樣,發揮了緊急事情快速響應的作用。

  聯保組長入戶調查時發現,部分群眾對接種疫苗安全性存在顧慮。聯保組長結合自身接種情況向群眾耐心細緻的解釋,號召符合條件的群眾進行接種。截至目前,通過調查統計有接種意願的1227人,為後續全民疫苗接種工作提供基礎保障。

  民生聯動,織就百姓滿意的“服務網”。制發民生聯繫卡,公佈聯繫人電話,便於百姓遇到困難及時得到幫助和解答。入戶摸排時將空巢老人、低保低收入等特殊人群作為重點排查對象,加大關愛和幫扶力度。維修樓道爆裂水管、發現村屯房屋失火,解決屋內供暖溫度低的問題,各聯保組長及時通過微信群推送,十戶聯保專項組協調相關部門一一將問題予以解決。

  新風聯宣,織就安定和諧的“文明網”。“室內時刻要通風,均衡飲食多喝水;我們大手牽小手,人人健康笑開顏。”這是第14小組十戶聯保群組長髮在群裏的防疫順口溜。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話語,傳播到每家每戶,搭建起疫情防控宣傳橋梁。

  各包保單位製作懸挂了五十多條宣傳橫幅,同時在包保小區公開網格長、聯保組長名單及聯繫方式,便於群眾在遇到困難時能及時獲得幫助。入戶發放了《“十戶聯保”倡議書》,聯保小組之間簽訂了《“十戶聯保”約定書》,促進居民以實際行動做“十戶聯保”鄰裡守望的參與者。

  從通到暢,從一條線到一張網,幹群新通道正日益清晰地鋪展在風景區大地上。

  “與百姓同心,與群眾共呼吸,是我們工作的初心。打通了聯繫群眾的最後一公里,聯通了百姓千家門,紓難解困濟萬民,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民康物阜,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暖了群眾心頭,我們的路子就對了頭。”五大連池風景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洋深情訴説。(記者 喬仁慧 通訊員 羅曼)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